人类颗粒白血球的无形敌人——颗粒白血球性淋巴腺病(HGA)由一种名为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的细菌引起,是一种由蜱传播的传染病。这种细菌主要在北美洲的Ixodes scapularis和Ixodes pacificus蜱中出现,并可伴随其他蜱传播的疾病,例如莱姆病。由于HGA的症状常常与流感相似,因此其变化无常且难以诊断,进一步让患者在早期无法获得适当的治疗。
HGA的症状可能会包括高烧、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寒颤,与流感相似的表现等。
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轻微,这使得该病的侦查变得更加困难。在高风险地区进行的监测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症状。 HGA的症状除了发烧和肌肉疼痛外,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种病症的成因主要是通过Ixodes蜱将A. phagocytophilum细菌传播给人类。这些蜱在美国、欧洲及亚洲均有分布,且可将其他病原体,同样寄生在宿主上。生物传播涉及宿主的多样性,Peromyscus leucopus(白足鼠)是东部美国A. phagocytophilum的主要宿主。
在健康的蜱吸取了感染宿主的血液后,自己也成为了感染者,如果此蜱再附着于人类,则该疾病就会传染给人。
临床上,HGA几乎与人单核白血病(由Ehrlichia chaffeensis引起)无法区分,常常需要进行PCR检测以查明感染。在当前阶段,尚无疫苗可预防此病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为抗生素疗法,特别是doxycycline(多西环素)。及早在怀疑HGA的情形下开始用药,已显示将改善预后。
随着2000年以来HGA的确诊经历了显著增加,这与蜱的分布范围及其脑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料显示,从第一个报告病例到2010年期间,HGA成功率的显著增长,显示出环境变化及疾病传播的动态发展,无疑在长期内将成为公共健康的挑战。
HGA的历史可追溯至1994年,最早的疫情回顾显示,最初的患者在威斯康辛州被诊断出与HGA相关的症状,然而当时并未确诊。随着时间推移,类似确认症状的病患陆续被发现,最终于1994年被确定为HGA的存在。
目前还没有人类颗粒白血球性淋巴腺病的疫苗可供预防,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避免蜱叮咬。
在未来,随着更多的研究和技术不断突破,是否有可能在有效识别和对抗此病之路上找到实质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