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5日,埃及航空409号航班在黎巴嫩贝鲁特的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于地中海,机上90名乘客全部遇难。这起事件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这是自1996年埃航961号航班劫机事件以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首次致命空难。
事故涉及的飞机为波音737-8AS型,注册号ET-ANB。这架飞机首次飞行于2002年,并于同年交付给瑞安航空。之后于2009年9月交付给埃塞俄比亚航空。在事故发生时,这架飞机年龄为8年,最近一次维护检查是在2009年12月,并未发现技术问题。
执行此次航班的机长为44岁的哈布塔穆·本提·内盖萨,拥有超过10,000小时的飞行经验。副机长为23岁的阿鲁纳·塔梅拉特·贝耶内,经验较少,只有673小时的飞行时间。
该航班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从黎巴嫩起飞,起飞后飞机很快遭遇乱流,并在爬升至9,000英尺后失去控制。事故发生前,数名目击者报告看到飞机冒出火花,随即坠入海中。地方气象数据显示当时风速为8节,暴风雨云也围绕着机场。
目击者们描述看到了一个“橘色的光点”或“一个火球”,这些都与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相符。
事故发生后,黎巴嫩当局立刻展开了搜救行动,并于次日找到了事故残骸。在接下来的数天内,黎巴嫩军方及其他国际援助机构参与了搜救工作,包括美国和法国的军队。最终,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在2月23日前成功打捞上岸,并送至医院进行DNA识别。
严格的调查于2010年展开,国际机构包括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和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局也参与其中。调查报告显示飞行员于飞行中未妥善管理飞机的速度与高度,最终导致失控。
事故调查最终报告指出:“飞行队伍未能遵守CRM(机组资源管理)原则,这加剧了失控情况。”
埃塞俄比亚航空对调查报告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报告有偏见,缺乏证据,并未全面呈现事故的真实情况。航空公司更提到,事故发生时飞行数据与语音记录显示的数据表明,飞机可能是在空中解体,这意味着可能存在爆炸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此事件在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在随后的纪录片中得到了重现。该事件提醒了所有航空运营商,应对驾驶员的疲劳及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重视,并加强飞行安全规范。
最后,这起悲剧为全球航空安全执行新规定提供了必要的推动力。
这起空难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目击者眼中的“火球”究竟是普通的飞行事故还是潜藏的更深层问题的象征?想一想,还有什么我们可能不知道的事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