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是一种浓缩的疏水性液体,含有来自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芳香油亦被称为挥发油、以太油或普通植物油,如丁香油。精油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包含了植物香气的精髓,也就是它们所提取的植物所特有的香味。在这里使用的「基本」一词并不意味着人体需要或利用,而是指这些油所代表的植物的特质。
精油的提取通常透过蒸馏,不过也有其他方法如冷压、溶剂萃取和树脂采集等。香水、化妆品、香皂及清新剂等产品中都会使用精油,不仅能提供香气,也常用于食品调味及家居清洁产品中。精油常用于芳香疗法,这是一种将疗愈效果归因于芳香化合物的替代医疗形式。虽然芳香疗法可能有助于放松,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它能有效治疗任何疾病。
然而,精油的不当使用会导致过敏反应、慢性发炎和皮肤刺激等危害,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其中毒风险更高。
大多数精油如薰衣草、薄荷、茶树油等都是通过蒸馏提取的。原材料——花、叶、木材、树皮、根、种子或果皮——会被放置在蒸馏器中,并加入水加热。当水成为蒸汽,蒸汽穿过植物材料时,就会挥发出挥发性化合物。这些蒸汽会经过冷却装置凝结成液体,并在接收器中收集。大多数精油会在单一次的过程中蒸馏完成,部分如依兰依兰则需要透过分馏蒸馏以达到精纯。
除了蒸馏之外,精油的提取还包括以下方法:
表达法
:大多数柑橘类果皮精油通过机械冷压提取,这是一种成本低且产量高的方法。 溶剂萃取
:对于一些花朵来说,因为油量过少不易进行表达,因此常使用如己烷或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溶剂。 超临界流体萃取
:这种方法能避免石油化学物质残留,且保留更多的风味成分。 虽然精油在多种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摄入过量的精油可能会导致中毒。各种精油的药理作用极为多样,有些甚至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近年来,澳洲的柚子和尤加利等精油引起了一些中毒案例。
根据报导,2014年至2018年期间,新南威尔士州报告了4,412起中毒事件。
芳香疗法利用精油的香味成分进行自我保健,但科学研究显示,这些香味化合物并不能真正治愈慢性疾病或其它健康问题。许多研究存在许多方法学上的错误,因此尽管芳香疗法在某些文化中受到了推崇,但其疗效仍受到质疑。
接触精油可能会引起接触性皮炎,而某些精油对孕妇及儿童或会造成危害。特别是有些精油对年轻的孩子来说更具毒性,且不同于成年人。专业人士建议,使用精油务必遵循安全指导,以避免健康风险。
精油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被用作香气、治疗及增强生活品质的材料。虽然现代技术使我们能更精确地萃取这些神秘的植物精华,但相关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在享受精油的美好香气与潜在效益时,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些来自自然的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