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极地海域中,四周围绕着海冰的开水区域,即所谓的「多利尼亚」(polynya),这些神秘的水面不仅是科学家观察生态的热点,更是全球气候与海洋循环的重要元素。极地的多利尼亚正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关键的参考与洞察。
多利尼亚是一个被海冰包围的开放水域。这一地理术语的来源于俄文「полынья」,最早在19世纪被极地探险者所采用,来形容海中可通行的水域。多利尼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沿海多利尼亚和中海多利尼亚。沿海多利尼亚通常出现在南北极的沿岸,受强风驱动而形成;而中海多利尼亚则在某些特定区域数量较少,尤其是南极的冷海域。
多利尼亚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现象,它们也是极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海多利尼亚的形成主要透过热力学和风力的作用。当温暖的海水上升,保持在冰点之上时,就会形成一个开水区。这可以减少冰的生成甚至停止其形成。此外,当强劲的卡塔巴季风将冰推离固定边界时,会促成新冰的生成,这过程使得沿海多利尼亚成为南极海冰生成的重要来源地。
南极海底水(AABW)是富含盐分且非常密度的水,其存在于南极洲的深海层。而沿海多利尼亚的形成过程中,排放的盐水能够促进海底水的生成,这对全球海洋循环至关重要。这些水的流动不仅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
多利尼亚通常拥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成为海洋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滋养基础。例如,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象、恶齿鲸和白鲸在多利尼亚中栖息。而对于企鹅等海鸟来说,沿海的多利尼亚则为它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理想环境。
多利尼亚的形成对于极地社区的生存与繁衍至关重要,它们提供了必要的食物资源。
随着时间的变迁,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生存也仰赖于多利尼亚的存在。以北水多利尼亚为例,它不仅是生物生产的重要来源,还支撑着数千年的高纬度人类社区。此外,这些水域在历史上也帮助了印地安人、挪威人及更近代的探险者如图雷文明的发展,成为他们的生存依托。
在冷战期间,美国海军潜艇为了避免在北极冰层下浮出水面,开始寻找多利尼亚作为安全通行的路径。 1962年,USS Skate和USS Seadragon 在北极的同一个多利尼亚成功浮出水面,这次历史性的会合展示了多利尼亚在现代导航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对多利尼亚的持续研究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极地生态系统和地球气候的未来走向。这些神秘的开水区域是否仍将是我们探索北极与南极的重要窗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