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义的心:好人为何在政治和宗教上分歧》一书中,作家乔纳森·海特探讨了人类道德如何与政治和宗教相互影响。这本书于2012年出版,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析人类的信仰与行为。海特提出的主要论点在于,人们的信仰往往源于直觉,理性思考则大多用来为直觉结果辩护。
海特认为,对于道德的不同观点,人们往往太快地贬低其他意见,而不给予这些观点充分的考量。
在书的首部分,海特运用社会直觉主义的研究方式,证明了人们的信念大部分是来自于他们的直觉,而理性思考则经常在其后进行辩护。他提及了大卫·休谟和E.O. 威尔森等人的观点,强调在道德认知中,理性的地位并不如一般人认为的那么重要。
接着,海特进入了道德基础理论的探讨。他指出人类的道德观是由多个基础所组成,而不仅仅是基于伤害与公平的考量。海特列举了六种道德的方面:关怀/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神圣/贬低、自由/压迫。这六个道德方面,就如同人类的味蕾可以感知不同的味道,帮助我们在判断时考量更多层面。
道德不仅仅是关乎伤害和公平,而是至少有所六种层面,甚至可能更多。
海特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特别是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道德考量上有所不同,这导致了更加恶劣的政治策略和决策。他本人虽然一生都是自由派,但在书中坦承他对其他观点变得更加开放。
在书的第三区,海特描述了一个假设的「蜂巢开关」,它将一个自私的人类「猩猩」转变成一个「群居的」人类「蜜蜂」。他指出,文化和组织有许多技巧使人们认同自身的群体,如合奏、舞蹈,以及集体的歌唱等。
海特形容人类的社会性本质是集合的、群体主义的,而这是我们的多样性所带来的优势。
这本书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评论认为《正义的心》为人类自我理解贡献了重要的见解。在2012年它曾登上《纽约时报》非小说类畅销书榜的第六位。虽然受到赞扬,但也有学者和记者对书中观点提出了质疑。有评论指责海特支持社会达尔文主义,并抨击其对现状的理解。
对于道德的探讨不仅仅限于书本,还包括更多的行为与观点。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在多元的信仰和观点中,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德立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