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E Plasma是一套由KDE开发的图形壳系统,专为类Unix作业系统而设计。自2009年品牌重新定位以来,Plasma 4.4取代了KDE 4.3,成为新的桌面环境。它目前拥有四个工作区变体,分别用于桌面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及嵌入式设备。 Plasma Desktop在其预设配置上使其看类似于KDE 3年代的KDesktop与Windows XP,但其丰富的可配置性却允许用户对预设版面进行极大的改变。
Plasma是对先前多个桌面交互程式的根本重写,专注于眼球魅力及特殊的图形效果。
这个系统取代了早期KDE桌面环境中的KDesktop壳、Kicker任务栏和SuperKaramba小工具引擎,转而采用一个统一的小工具系统,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和替换。随着KDE软体组合的分裂,这些子专案现在可以自行发展。 Plasma 6目前拥有独立的发布计划,特征更新每四个月推送一次,bug修正则在这期间进行。
Plasma的特点之一是其「包含物」(containments),这本质上是可以容纳其他小工具的应用程式小配件。这种结构的例子包含桌面背景和任务栏。开发人员可以设计任何格式的包含物,从图像(如点阵图或SVG图像)、动画甚至OpenGL,均可用于此。这使得用户可以在桌面与任务栏之间自由拖放小工具,而不会影响到功能。
Plasma使用的可缩放小工具能够随意调整大小和旋转,并在重绘时只需短暂的暂停。
此外,KRunner作为一项多功能工具,取代了KDesktop环境3中的「执行命令」对话框,许多功能都来自其应用启动器。用户可以按下Alt+F2调出KRunner,亦可以透过桌面菜单选择「执行命令...」。这些功能包括:
Plasma支持众多小部件。这些小工具不一定在所有Linux发行版中均有提供,有些可能需要额外安装。
Plasma 4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外观的迭代,而更是架构上的革新,让使用者体验更流畅,功能更强大。
Plasma不断发展,特别是从Plasma 4到Plasma 5的转变中体现了其适应性与创新连结,这使得使用者的桌面体验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在未来,随着Plasma 6的推出,KDE能否继续处于创新前沿,并保持用户的忠诚,成为了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