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5年,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发表了他的作品《被恶魔困扰的世界:科学如同黑暗中的一盏烛光》(The Demon-Haunted World: Science as a Candle in the Dark)。这本书以其对科学方法深入浅出的阐述而闻名,并鼓励读者培养批判性和怀疑性的思维方式。透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萨根向普通民众传达了如何分辨真实的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
萨根指出,当新的观念被提出时,这些观念必须经受住严格的质疑。
萨根的核心论点是,科学并不仅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他展示了科学思考既具想像力又具纪律性,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宇宙的真实本质,而不是仅仅依赖我们的感知或欲望。他强调,科学拥有一种「内建的错误纠正机制」,这使得它相较于其他任何系统运作得更为出色。
萨根提到的「在我的车库里的一条隐形龙」的故事,成为他对怀疑思维的生动比喻。
在此故事中,萨根假设有一条火焰喷发的隐形龙住在他的车库。他的朋友想要利用面粉查看鬼影,却又发现这条龙是漂浮的。每当朋友提出检验方法时,萨根总能找到理由让所有的检验失败。最后,萨根问道:「现在,这条隐形的、非物质的、喷吐无热之火的龙与根本不存在的龙有何区别?如果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反驳我的观点,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个故事不仅讽刺了许多迷信与伪科学的主张,也促使读者反思当我们无法驳斥一个假设时,该假设是否依然有效。
萨根在书中还提出了他所谓的「胡说检测工具包」,这是一套用于批判性思维的工具。他强调,除了建构合理的论证外,还需能识别和驳斥那些虚假或谬误的论证。他提供的一些工具包括独立事实确认、辩论及多种假设的发展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这些工具不仅适用于学术讨论,也能帮助个人在生活中更理性地看待问题。
在分析逻辑谬误的部分,萨根列举了许多我们经常会碰到的失误,如人身攻击、权威论证和「因果错误」等。他指出,这些谬误常常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藉由识别这些谬误,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论点的结构,避免因错误的逻辑而导致的误解。
各类的喧闹与迷信会损害我们对科学之美和多样性的欣赏。
萨根对于科学的滥用持批评态度,尤其是在许多社会议题上。他对于某些科学人物的道德立场感到失望,并提倡应增设以科学为基础的教育机会,以促进理性的思考。他认为,科学需要在媒体与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代表性,以使下一代能够接触到正确的科学观念与价值。
透过对迷信与伪科学的批判,萨根希望能唤醒人们对科学的珍贵性。
虽然《被恶魔困扰的世界》得到了广泛的评价,并且享有良好的销售成绩,但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批评。有意见认为,萨根对于一些决策过程及科学失败所涉及的背景因素探讨不足,使得论点过于单一。另一些评论则呼吁科学界应更积极地参与公共科学的教育与推广。
我们或许能够在科学和宗教信仰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挑战。
萨根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深思,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积极的科学传播者。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仍能运用他的教诲,去怀疑与探索那些看似真实却存在隐患的观点,保持批判性思维的清醒与敏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