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加剧,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标准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学术排名榜变成了许多学校自我宣传的重要工具。其中,学术排名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学术排名世界大学(ARWU),自2003年以来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评价。然而,尽管ARWU以其客观性和透明度赢得不少赞誉,但它依然招致了广泛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其对于大学规模与质量间的矛盾未能合理调整与考量。
ARWU,又称上海排名,最初由上海交通大学于2003年刊登,作为全球大学排名的开创者,该排名考量多种指标进行评估。自2009年以来,ARWU已由上海排名顾问公司负责出版,而这家扎根于中国的机构专注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与发展。
“这些大学的表现是通过多个研究表现指标进行仔细评估的。”
ARWU现在根据整体院校表现以及特定科目对院校进行分类,并设有独立的区域排名,如大中华地区排名和马其顿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根据第三方的评价,ARWU被认为是世界上三个最具影响力和广泛关注的学术排名之一。
根据《经济学人》于2005年的报导,ARWU被评价为“全球研究型大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年度排名”。尽管其受到相当高的赞誉,但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在某些方面,ARWU的方法学相当稳固……看起来是一个很好地比较不同大学的尝试。”
然而,ARWU方法的主要批评来自于其未能针对不同学校的规模进行调整,大型机构自然能够在排名中占上风。这使得小型院校在排名中几乎无法竞争,暴露了质量与规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ARWU依赖于奖项因素,从而削弱了教学质量和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除了对研究性能的过度依赖外,学术界对此排名的批评进一步指出ARWU方法学中数据的可靠性问题,特别是在1997年之前的数据使用上。许多学术文献强调,ARWU的排名方法无法反映学校的实际教育质量。
由于ARWU存在着过度强调英语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风险,甚至引发了法国等国的强烈反议。这些批评者质疑ARWU的排名体系不适用于法国独特的教育系统,并指责它加深了对大型院校的偏见,进一步推动国家合并大学的步伐。
“北京学者认为,任何排名都应谨慎使用,尤其是它们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
面对这一系列的批评,许多学者呼吁对现有的全球大学排名系统进行改进与重新评估,倾向于着重考量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出版物或获奖数量。目前的排名系统未能合理考虑不同学校之间的特质差异尚需进一步改革。
在当今教育界,是否有可能找到一种新的评估标准,使得所有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公平地表达自己和获得公正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