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眼睛的健康常常被忽略。而黄斑水肿却是一种潜在威胁,它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视力。黄斑水肿是指液体和蛋白质沉积在眼睛的黄斑区域,这是视网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负责清晰的中央视觉。当黄斑肿胀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阅读能力、颜色辨识和细节观察,导致视力劣化。
黄斑水肿的成因复杂多样,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特别是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的进程,尤其是未得到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可能会对周边血管造成影响,导致视网膜的血管漏液,最终形成水肿。
「黄斑水肿的根源可能来自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年龄相关的黄斑退化。」
年龄相关的黄斑退化(AMD)也可能引发此病症。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区域可能经历自然劣化,进而导致视网膜的沉积物形成,并伴随异常血管增生。此外,白内障手术后也可能发生假性白内障黄斑水肿,这种情况通常由于手术造成的眼部刺激引起的渗漏。
慢性葡萄膜炎及其间歇性葡萄膜炎也能导致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的阻塞同样会导致水肿发生,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青光眼等疾病影响。某些药物,例如某些视网膜的抗青光眼药物,也可能上升黄斑水肿的风险。
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及视力检查来初步诊断黄斑水肿。常用的分类方式为囊肿型黄斑水肿(CME),其特征是视网膜外层液体沉积。与此同时,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则与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漏液有关,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最主要的视力损失原因。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防止黄斑水肿造成视力损失的关键。」
针对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案因个案而异,尤其是术后水肿。大多数术后情况可透过非类固醇抗炎眼药水或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来有效治疗。针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激光光凝治疗被广泛应用,以减少视力损失的机会。
目前已有多款药物获准进行治疗,包括:Lucentis、Eylea和Vabysmo,这些均为注射型治疗药物,针对糖尿病导致的黄斑水肿或湿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而设。
在过去几年,对于治疗黄斑水肿的研究逐渐深入。 《Cochrane系统评价》报告了抗VEGF治疗的有效性,显示可帮助患者减少黄斑水肿的症状,而类固醇治疗也被探讨以改善视性能力。
「随着科技发展,对于黄斑水肿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
此外,还有研究考察了将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用于与葡萄膜炎相关的黄斑水肿,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随机对照试验。这表明对于黄斑水肿的治疗仍有许多探索空间。
总体来看,黄斑水肿对视力的威胁不容小觑,但随着医学技术进步与新疗法的推广,患者获得有效治疗的机会在增加。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年龄增长,如何保护我们的视力,免受各种眼科疾病的侵害,或许是每位成年人都应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