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是一种发展于男性生殖系统的癌症,影响到睾丸,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不孕。
根据最新的研究,睾丸癌的危险因素不容小觑,其中包括未降睾丸、家族病史及过去任何睾丸癌的历史。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对于早期发现和介入治疗至关重要。
睾丸癌的主要症状是睾丸内的肿块或肿胀。在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的建议中,并不建议对无症状的青少年及成人进行常规筛查,包括定期的自我检查。然而,美国癌症学会对某些男性,特别是有家族癌症历史的人,建议每月进行睾丸自我检查。而美国泌尿学会则推荐所有年轻男性每月进行自我检查。
关键症状包括一侧睾丸的肿块或疼痛,腹部或阴囊的刺痛感,及睾囊的沉重感等。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治疗的方式。虽然睾丸癌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高度可治愈,手术、化疗、放疗及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式都需要依照个案进行诊断与选择。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于2015年全球约有686,000人受此癌症影响,而且该年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9,400人,显示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睾丸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主要发生在20至34岁的男性中,15岁以下的情况则相对罕见。
五年生存率在美国约为95%,若癌症仅局限于睾丸,预后更佳。
在诊断方面,通过体检、超音波及血液检测确定肿瘤标记的水平是相当常见的步骤。这些肿瘤标记如α-胎蛋白(AFP)、人绒毛膜性 Gonadotropin(hCG)及乳酸脱氢酶(LDH)是诊断和监测睾丸癌的重要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的心理影响对患者和照顾者都相当重大。患者可能会经历恐惧、焦虑及社交问题,而照顾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心理压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睾丸癌的预后已显著改善。术后的监测或辅助治疗可降低癌症再发的风险。许多患者选择在不进行额外手术的情况下,依赖监测方式,以便在必要时再采取治疗行动。
现今的治疗成功率已经提升至90%以上,无论癌症处于何种阶段,治疗效果显著。
随着知识与意识的提升,社会对睾丸癌的认识逐步加深,但抗击这种疾病的斗争仍远未结束。无论是在男性健康筛检措施、治疗手段还是心理支持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在这个敏感且重要的议题中,你认为社会应当如何加强对男性健康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