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历史是人类一直以来探索的谜题,尤其是宇宙诞生的第一秒。根据2015年发表的研究,宇宙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38亿年前。这段时间的物理状况对于后来宇宙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但在这短短的瞬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科学家们将宇宙的形成历程分为多个阶段,来厘清这些早期事件的影响。
宇宙的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包括:
宇宙最早的几秒钟,特别是一兆分之一秒,其特征是物理学法则可能尚未成立,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形成过程,及其快速膨胀的阶段。此时形成的微小波动将成为日后宇宙结构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物理现象至今仍难以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在这些瞬间,物质的存在形态和宇宙的基本组成是极端热和不稳定的。
约在宇宙诞生后的38万年内,各种亚原子粒子相继形成,包括几乎相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大多数很快就互相湮灭,只剩下一小部分的物质。到了大约100,000年后,宇宙温度降低至可以形成中性氢原子的程度,使得宇宙首次变得透明。
数十万年后,这些中性氢原子在不同的区域相遇并互相结合,形成星系和恒星的基础。
这一阶段从38万年持续到约10亿年,称为宇宙的黑暗时期。虽然宇宙已经透明,但初代恒星和星系的形成过程极为缓慢。直到约2亿到5亿年之间,早期星系的形成才开始显著影响宇宙结构。
自约10亿年起,宇宙的结构渐渐形成,并且主要由现今观察到的星系和星团组成。约5亿年前,银河的薄盘开始形成,之后太阳系也随之而生。这时,宇宙的扩张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最终进入以暗能量主导的现代宇宙阶段。
至于未来的宇宙,科学家们依然抱有疑问。预测有多种可能的情境,这些情境基于当前对于宇宙的理解以及物理学的最新进展。
宇宙目前的扩张已进入加速阶段,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
在这短短的一秒钟之内,宇宙的基础势力和物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我们今日所知的广大宇宙。对于这一切的形成过程,仍然有无数问题尚待解答,包括:究竟还有什么尚未被揭示的宇宙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