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世界中,乙酮过氧化物,别名母亲撒旦(Mother of Satan),是一种有机过氧化物和主要的爆炸物,可能会让人惊叹于其不为人知的危险性。这种物质由乙酮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能形成白色结晶粉末,通常伴随着漂白剂般的气味,或当纯度较高时,则释放着类似水果的香味。
乙酮过氧化物如果受到热量、摩擦、静电、高浓度的硫酸或者强烈的紫外线辐射,甚至是撞击等外部刺激,都可能引发强烈爆炸。
乙酮过氧化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德国化学家理查德·沃芬斯坦首度发现了三乙醇三过氧化物(TATP)。随着对它的研究深入,这种化学物质的特性以及合成方法逐渐明朗。然而,这种强效爆炸物直到近年才被许多爆炸物检测器所识别,其隐藏 性质让它成为恐怖活动中的首选爆炸物。
乙酮过氧化物的制备通常需在酸催化下进行。受反应条件影响,它会形成不同级别的化合物,包括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这些种类的过氧化物在化学结构上非常稳定,但在不恰当的存放条件下,也能轻易引发意外爆炸。
有研究指出,TATP的爆炸分解会产生醋酸和臭氧作为主要产物,这一点与人们普遍认知的氧化物产物有所不同。
尽管乙酮过氧化物的危险性极高,但它在某些工业领域也具有用途。此类化合物常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特别是用于制作玻璃纤维强化的复合材料。在食品工业中,它则被用作面粉漂白剂。在某些氧化反应中,乙酮过氧化物则可作为不希望的副产品出现。
TATP因其容易制作而受到恐怖份子的青睐,自2001年以来,它成为多起恐怖袭击事件中使用的爆炸物。从伦敦爆炸事件到巴黎袭击,TATP的使用屡见不鲜。除了制作成本低廉外,它的无氮特性使得其能够躲避大部分常规的爆炸物检测器,让其成为理想的选择。
自2016年起,为了防范此类爆炸物的使用,欧盟已开始限制氢氧化物的销售,特别是浓度超过12%的产品。
然而,使用TATP的风险不仅限于恐怖攻击的场景。在非法制作过程中,由于它对热和冲击的高度敏感性,许多制作者在实验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伤害和死亡。其在制造过程中释放的特殊气味也使得它的潜在制造活动极为明显但难以避免。
这种化学物质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对化学品的认识和防范措施是否足够?在不断进步的科技和相对落后的监管中,如何平衡化学品的使用与安全的问题是否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