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法(也称为中断性交法)是一种在性行为过程中,男性在射精前将阴茎自阴道中撤出的避孕方法。此法虽然广泛使用,但关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辩论却从未停止。
拉出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甚至在《圣经》和《托拉》中都曾有提及。研究显示,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中,这种方法为人所知且偶有使用。在这些社会中,生育控制通常被视为女性的责任,并且记录中的许多避孕方法都是由女性主导。然而,在罗马帝国衰落后,避孕的实践迅速减少,直到15世纪才逐渐出现记载。
根据不同的人群研究,拉出法的失败率参差不齐,具体数字显示,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其失败率大约为每年4%。
然而,美国的研究表明,实际失败率在15%到28%之间,这与使用该方法的妇女的生育历史有关。对于从未生产过的女性,其12个月的失败率仅为8.4%。但对于有过1次或多次生育经历的女性,失败率相应上升至20.4%和27.7%。在发展中国家的调查中,2013年的数据显示,拉出法的中位数失败率为13.4%。
拉出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实行不需要任何物理设备,也没有直接的经济负担,且不会有副作用。许多人也报告说,这种方法能使他们在性行为中感受到更多的亲密感。
尽管如此,拉出法并不是一个有效避孕的方案,特别是与其他方法相比,如避孕药或避孕环。这使得面对意外怀孕的风险时,这种方法显得突兀且不具成本效益。
相比之下,拉出法在预防性病方面的效果更是相对有限,因其前列腺液可能也携带病毒或细菌,容易导致传染。如果没有额外使用保险套,其风险显得格外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在1990年代的数据中,全球约有3%的育龄女性选择将拉出法作为主要避孕方法。地区间的差异明显,在某些地区最多可达16%。在美国,2014年的调查则显示有8.1%的女性使用拉出法作为主要的避孕方法,这一数字比2012年有了显著的增加。
尽管拉出法在经济成本及实施的方便性上有其不容小觑的优势,但有关此方法的避孕效果及可能的风险仍需谨慎考量。面对现代避孕的多样化选择,使用拉出法是否足够安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