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腕部骨折中,舟状骨骨折以其隐蔽性著称。即便在临床检查中出现典型的症状,如拇指基部疼痛及「香烟盒」部位的触痛,这种骨折仍然可能在初次X光检查中被忽略,造成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这不仅影响病人的康复进度,更可能引发长期的并发症。
舟状骨是手腕中最经常骨折的腕骨,然而其独特的血液供应机制使其复原过程伴随着高风险。
舟状骨骨折通常会引起手腕特定位置的疼痛,尤其是男性群体中更为普遍。这种骨折的表现症状包括:
舟状骨骨折的患者需警惕一些并发症,例如股骨颈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AVN)。这是因为舟状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透过近端氧供应流向,因此近端骨折会增加后续坏死的风险。
「如果不正确处理,舟状骨骨折会导致腕关节的早期退化性关节炎。」
尽管X光是常见的诊断工具,然而事实上,1/4的病例中,临床迹象可能显示为骨折,但X光并不显现其存在。由于X光的局限性,医生通常会在临床诊断后将患者护固定,并在一至两周后进行重新扫描。
一些医生认为,MRI能在这类情况下提供更清晰的影像,有助于明确诊断。
舟状骨骨折的治疗通常依据骨折的部位、移位情况和患者的个别情况而有所不同。对于非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通常会推荐在手腕上施行石膏固定,这样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
研究显示,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回到运动的比例约为90%,而接受手术者这一数字可高达98%。然而,无论是否进行手术,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均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定期的检查和必要的物理治疗。
舟状骨骨折虽然不起眼,但其造成的潜在后果却可能十分严峻。了解舟状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能否使我们在未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手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