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水痘(varicella)或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人们大多会联想到那恼人的皮肤病变和伴随的疼痛,但水痘病毒之后的生活却藏着更深的秘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而这个病毒在首次感染后会在人体内潜伏多年,直到某一时刻再次活跃,引起带状疱疹,这不仅是生理的挑战,更涉及对抗病毒的抵抗能力及并发症的风险。
水痘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潜伏期一般为10至21天。感染者在疹子出现前1至2天就已具传染性,初次感染通常会发生皮肤上出现水泡,并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和全身不适。
水痘的并发症可能非常严重,包括脑炎、肺炎等疾病。
约三分之一的水痘感染者会在后来的生活中发展为带状疱疹,尤其是在年长者中,这一风险更高。带状疱疹的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和一侧身体的皮疹,通常需要几周才能愈合,而疼痛则可能持续更久。
在10-15%的病例中,疼痛可能持续超过三个月,发展成慢性后神经痛。
VZV的遗传物质是由一条126,000个核苷酸的线性双链DNA组成。它的基因组包含大约70个开放阅读框架,其遗传组成与其他疱疹病毒有着密切的关联,显示出它们共同的祖先。不过,VZV的进化历程却相对独特,因为几乎所有的VZV分支都是透过整个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来确定的。
治疗水痘和带状疱疹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和其他抗病毒药物。疫苗接种则是预防VZV感染的有效方式,Oka/Merck株疫苗自1995年以来已经被纳入多个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显著降低了水痘的发生率。
疫苗的引入不仅减少了水痘的病例,还降低了因VZV引起的住院和死亡率。
尽管水痘疫苗的开发已经为公共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仍有关于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的担忧。随着年龄增加,成人的免疫力可能会减弱,从而增加引发带状疱疹的风险。因此,新一代疫苗如Shingrix被研发出来以应对这一挑战,并在不同年龄层中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性和安全性。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它的神秘之处依旧让人深思。水痘病毒在我们的身体内潜伏多年,它真的能永远不再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