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的世界中,细菌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尤其是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这些微小的生物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还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细菌浮游生物(bacterioplankton)是正在漂浮的水体中的细菌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细菌浮游生物的存在不仅推动着碳和氮等重要元素的循环,还在食物链中提供基本的能量来源。
这些细菌可分为光合浮游生物与异养浮游生物。前者如蓝细菌(cyanobacteria),透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成为水中初级生产者。后者则透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对有机物质的回收与循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细菌的光合过程不仅生成了氧气,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光合细菌在水生食物网中负责重大比例的初级生产,为较高的营养层次供应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进行氧代和非氧代光合作用,且在水中少数的蓝细菌如 Prochlorococcus 和 Synechococcus 是最为常见的光合细菌。这些细菌的繁殖受光线、养分及温度的影响,当环境条件合适时,会形成一些有害的蓝藻水华,这些现象会导致水中缺氧、鱼类死亡等生态灾难。
蓝细菌的繁殖不仅影响水质,还对粮食链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为异养浮游生物依赖于水中可溶性有机物质的浓度,这些细菌主要是分解者,透过吸收周围的养分来获取能量。在海洋中,Pelagibacterales(也称为 SAR11)是最为丰富的细菌类群,它们的数量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供给情况密切相关。
大气中的碳经由生物碳泵被海洋吸收,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CO2吸收并转化为有机化合物,通过食物链提供能量。随着浮游生物的死亡,它们的碳含量被转移至海底,形成长期的碳蓄积。然而,这个过程是多变的,受养分供应的影响。
氮循环由微生物驱动,细菌在这一过程中负责多个转化过程,包括氮固定、脱氮化等。细菌将大气中的氮(N2)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进而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细菌在硫循环和矽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某些细菌通过分解二甲基硫代丙酸(DMSP)来影响硫的流动,进而影响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在矽的循环中,浮游硅藻的生长受到矽的可用性影响,而细菌则帮助促进粘多糖的溶解,保障矽的重用。
细菌的存在对生态系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在食物链中不仅提供养分,还在多种环境条件下促进物质的循环。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这些微生物的角色和功能面临新的挑战。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引起更频繁的蓝藻水华,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微小的细菌也将在未来的生态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