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技巧是一种激励创造行动的方法,无论是在艺术还是科学上,这些技巧都专注于创意的各个方面,包括想法产生和发散思维、问题重新框架的技巧以及情感环境的变化等等。这些技巧可以用作解决问题、艺术表达或治疗的辅助工具。有些技术需要两人或更多组成的团队,而其他技术则可以单独完成。
随机技巧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创作方法,尤其是在音乐、艺术和文学中找到其身影。
较显著的随机技术之一是Aleatoricism,这意味着将随机元素融入创作过程。在1979年,安迪·沃达制作了一部名为《Chance Chants》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完全依赖于掷骰子或掷硬币。同样,在音乐方面,前卫音乐家约翰·凯奇利用周易来决定音符的排列,结合恒星图与空白乐谱,透过掷骰子创作相应的音乐重叠,以及准备依赖表演者即兴决定的开放式乐谱。其他随机实践的方式还包括掷硬币、从帽子中抽取物品或从字典选取随机词语。
这种信机方法还表现在所谓的“挑衅”(provocation)过程中,最初由爱德华·德·波诺引入作为研究辅助。这种方法旨在通过从参考书中随机选取的单词,引导出创新的写作理念,进而促进创造性连结的剧情发展。对于这一过程,理查德·瑞斯塔克指出,脑中两千亿个互连的神经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长期联结可能性和创造性互动。
即兴创作是一种不需预先准备的创作过程,可以是口语、书面或音乐形式。无需准备的即兴创作有时称为即时创作,它能引导发现新的行动方式、新的思维模式或结构。许多艺术家使用即兴技巧来促进创造性流动。
即兴剧是一种即兴表演的剧场形式,演员利用即兴演技技巧进行自发表演。
在即兴剧中,聆听、清晰度、自信和本能反应被视为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对于演员的发展尤为重要。另一种即兴的形式即是自由即兴,每种音乐类型的音乐人都能够随即兴作曲,这种即兴音乐并不受限于特定的风格。当代音乐家安东尼·布拉克斯顿和西塞尔·泰勒就是自由即兴的佼佼者。
在问题解决的上下文中,随机字词创造技术可说是最简单的技术之一。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随机生成的单词希望能够引出问题的联想和潜在解决方案。
随机图像、声音或文章也可以作为创意引导或挑衅的工具。
许多问题解决工具和方法论旨在支持创造力,例如TRIZ(从工具衍生而来的理论)和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CPS),这是一种复杂策略,亦称为奥斯本-帕内斯过程。此外,爱德华·德·波诺的侧向思维、六顶思考帽和其他经典的创造性方法也在许多社会过程中应用。
多项研究确认,分心实际上会提高创造性认知。一项研究发现,非要求性分心能提升作品使用常见物品的潜力,并且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创造性孵化。适中的背景噪音亦是一个有利于分心的变数,研究者证明中等音量的噪音能诱发抽象认知,进而提升创造性。
研究显示,行走能够增加创造力。
一些人指导利用快速进入睡眠的过程来提高创造力,像萨尔瓦多·达利在入睡时会握着一把钥匙,当他进入深度睡眠时,钥匙会掉落来唤醒他,助他记住潜意识中的想法。
研究显示,执行30分钟的冥想能显著提升创造力。这类冥想让情绪调节更为灵活,从而提高了创造性表现。
当然,创意并不只是依赖于技巧和方法,而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过程。掷骰子的随机性是否真的能引发更深的创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