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在冷战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地区,而中央条约组织(CENTO)则在这片土地的政治图谱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印记。成立于1955年的CENTO最初是五个国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英国所组成的军事联盟,其目标是对抗苏联在该地区的扩张。尽管其设立的初衷美好,但这个组织最终却沦为一个不成功的军事联盟。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在整个冷战期间,CENTO被普遍视为最不成功的军事联盟之一。
CENTO是在北约的模式下创建的,最初称为巴格达协定。这个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抵御苏联的影响,并在其西南边界上建立一条强大国家集团。然而,与北约不同的是,CENTO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结构,也没有大量美英军事基地的设立,使它的防御能力受到质疑。而美国的参与也受到限制,最初因为国内政治的因素,直到1958年美国才加入其军事委员会。
1958年,伊拉克发生政变,新政府的成立使伊拉克脱离了巴格达协定,改为与苏联建交。随着冷战局势的演变,CENTO逐渐显现出其无法有效应对中东与南亚的复杂局势。在1965年及1971年,巴基斯坦试图透过CENTO寻求对印度的军事支持,但是却遭到拒绝,理由是该联盟的目标不在于对抗印度。这种无法回应成员国迫切需求的情况,进一步动摇了联盟的基础。
该联盟的声誉在巴基斯坦受到重创,因为未能有效支持其在与印度的领土争端中的主权完整。
CENTO在对抗苏联扩张的目标上亦遭遇困难。在其存在期间,苏联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蔓延至非成员国,如埃及和利比亚等地,这对于组织所宣称的「围堵」策略无疑是一个重创。至1970年,苏联已在埃及部署了超过二万名士兵,这使得CENTO对于该地区的稳定作用更加微薄。
1979年伊朗革命的爆发成为了CENTO的终结符号。随着伊朗的脱离,这个组织失去了最后的设立理由,而在1974年的土耳其入侵赛普勒斯后,英国即已撤回其在协议中预留的部队,使CENTO的效能进一步下降。在1979年3月,秘书长正式宣布解散这个组织,结束了这一段色彩斑斓却却又无法成功的历史。
未来的美国和英国防卫协议将以双边方式进行,且不再透过CENTO进行。
CENTO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冷战期间中东的政治覆杂性,也揭示了军事联盟在面对围堵目标失败时的脆弱性。尽管有过去合作的光辉历史,当政治环境变化时,再强大的共同体也无法阻挡命运的转折。在如今的国际关系中,还有多少类似于CENTO的军事联盟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