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因为它在细胞内部蛋白质运输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这些短小的肽段不仅是新合成蛋白质的一部分,还是细胞指挥这些蛋白质正确到达目的地的关键。
信号肽通常位于大多数新合成蛋白质的N-末端,长度约为16-30个氨基酸,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那些将被运送到分泌途径的蛋白质。
信号肽的功能在于提示细胞进行蛋白质的转运。对于原核生物而言,信号肽会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引导至位于质膜中的SecYEG蛋白导管通道。而在真核生物中,信号肽则引导蛋白质至内质网中的Sec61通道。这两个导管系统一起被称为转运通道(translocon),而其运行过程称为转运(translocation)。
当分泌蛋白穿过通道时,跨膜域可能会通过转运通道的侧向门扩散,以进入周围的膜。
信号肽的核心包括一段长长的疏水氨基酸序列,长度一般在5到16个残基之间,它们倾向于形成单一的α-螺旋,这部分称为"h-region"。此外,许多信号肽会以一段短的带正电氨基酸序列开始,这有助于在转运过程中维持多肽的正确拓扑,称为"n-region"。
根据信号肽的不同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共翻译(co-translational)和后翻译(post-translational)转运。在共翻译途径中,当信号肽从核糖体冒出时,它会被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且进一步停止翻译,随后引导其到达细胞膜或内质网的SRP受体。后翻译途径则是在蛋白质合成完毕后启动,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涉及SecB伴侣蛋白和SecA ATP酶。
不同类型的信号肽对不同的目标位置具有特异性,这在考虑蛋白质的分泌效率时尤为重要。
信号肽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氨基酸序列的长短或组成上,还表现在其功能上。在脊椎动物中,信号肽的mRNA区域或者信号序列编码区(SSCR)可以作为具有特定活动的RNA元件,促进核mRNA的输出并正确定位至内质网的表面。
信号肽中可能出现的非经典序列,位于C-末端或内部,与N-末端的信号肽结构差异巨大。
信号肽也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性抗病毒靶标。特定的信号肽,如N-末端的甘氨酸,可以作为NMT抑制剂的靶标,这些抑制剂阻止信号肽的脂肪酸化,从而影响病毒与细胞的融合过程。
此外,一些没有信号肽的蛋白质仍然可以通过非常规的方式被分泌出细胞。在植物中,约50%的分泌蛋白可能依赖于这种非典型的分泌途径(UPS)。
作为细胞内部的运输指挥者,信号肽虽然小巧,但其功能却不可小觑,影响了细胞内无数的生物过程。
随着对信号肽功能的深入了解,科学家们开始思考信号肽在细胞内外不寻常的运作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