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斯米尔岛(Inuktitut: ᐅᒥᖕᒪᒃ ᓄᓇ,法语名称:île d'Ellesmere)是加拿大最北的,也是世界第三大岛屿。这个位于北极群岛中的岛屿面积达 196,236 平方公里,略小于英国。埃尔斯米尔岛的总长度为 830 公里,其中最北端的科伦比亚岬位于北纬83度06分41秒,是加拿大最北的陆地,也是地球上最北的陆地之一。
埃尔斯米尔岛被认为是英女王伊莉莎白群岛的一部分,其地形主要由阿尔卑斯山脉系统覆盖,让它成为北极群岛中最具山地特征的岛屿。
超过五分之一的岛屿被划为 Quttinirpaaq 国家公园(前称埃尔斯米尔岛国家公园保护区),此地是北极圈以北最大的湖泊——哈曾湖的所在地。根据2021年的统计,岛上人口仅有144人,主要由三个定居点组成:提醒(Alert)、尤里卡(Eureka)和格里斯福德(Grise Fiord)。根据统治范围,埃尔斯米尔岛被划为加拿大努纳沃特行政区的 Qikiqtaaluk 区域内。
埃尔斯米尔岛拥有三个主要的地质区域:格兰特地区高地、格里利-哈岑高原和沿海沉积高原。这些区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时期的火山活动,并受到相对于冰河时期的隆起和断裂影响。
在岛屿的南部,格里利-哈岑高原是一个由沉积和火山岩组成的大型平原;大部分的沿海沉积高原则由高度侵蚀的沉积山峰组成。
古代的高北文化和小工具文化人群,早在公元前 2700 年就已在埃尔斯米尔岛上生存与繁衍。他们以狩猎为主,在尤里卡高地和哈岑高原猎捕麝牛,是当地的重要文物和生活方式的基石。
考古学家发现,与此相关的多种文物和遗址仍然相对完整,这为研究北极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埃尔斯米尔岛的气候特点主要以寒冷的苔原气候和冰盖气候为主,由于高压北极漩涡和低压区域的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变化极快,冬季漫长而恶劣,夏季短暂而相对丰富。每年的冰层和冷风使该地区的整体生态系统也受到很大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近年来,埃尔斯米尔岛的气候变化愈发明显,对于各种水生鸟类、无脊椎动物和藻类的生存场所造成了严重影响。
过去的一百年中,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埃尔斯米尔岛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湖泊的水位持续下降,导致部分水体出现干涸现象。
考虑到这些变化,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几十年中,埃尔斯米尔岛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这样的变化又会如何影响北极地区的文化和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