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场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为世界医学界的未来奠定了基础,谁能想像,当时27个国家的医生齐聚一堂,竟然会催生出今日的世界医学协会(WMA)?该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全球医师在彼此合作和医学伦理议题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45年,英国医学协会的会议上提出创办一个国际医学组织的构想,以替代因二战而中止活动的国际医生专业协会。
1947年9月17日,世界医学协会正式成立,当时与会的医师来自27个国家。这一聚会的初衷是为了重建医学界的专业机构,并确保医疗专业的高标准。
1948年,WMA在纽约市成立了秘书处,以便与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该秘书处于1974年因经济考量而搬迁到法国的Ferney-Voltaire,继续推动全球医学界的发展。
自成立以来,WMA就致力于医学伦理的宣导。在1948年的第二届大会上,会议通过了现代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称之为《日内瓦宣言》。这项宣言不仅是对医学伦理的宣示,也是对医疗专业操守的呼吁。
会议强调了医师在战争时期或特殊情况下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并针对「战争罪行与医学」议题成立研究委员会。
1949年,WMA在第三届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国际医学伦理守则,以进一步规范医生的专业行为。
WMA的最高决策机构为年度大会,参与者包括各国医学协会的代表、执行委员会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士。每两年选举一次的会议委员会代表了全球的医学界。
WMA的运作还包括每年选举的会长,负责代表WMA进行正式发言。
秘书处位于法国的Ferney-Voltaire,负责协调WMA的日常事务,与各国医学协会进行联系。现任秘书长为Otmar Kloiber,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此职位。
WMA的成员制包括代表性国家的医学协会及个别医师,并支持各类会员的申请。作为一个国际组织,WMA使用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以适应全球成员的需求。
在2018年的会议上,加拿大医学协会指控新任会长的演讲涉及抄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虽然新会长在会议后道歉,但此事件引发了关于伦理标准的广泛讨论。
加拿大医学协会的代表表示,部分演讲内容「逐字抄袭」,这引起了参会代表的强烈关注。
随后,加拿大医学协会选择退出WMA,声明指出WMA未能维持应有的伦理标准。
随着全球面临越来越多的公共健康挑战,WMA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它不仅需要在医学伦理方面保持高标准,还需应对来自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重挑战。
这个组织不仅是全球医学界的代表,更是世界各地医生共同的家。他们肩负着维护公共健康、提升医疗伦理的重任,并寻求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与支持。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医学环境中,我们不禁思考,在未来的医学界,什么样的变革将再度重塑我们对医疗的认知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