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CD)是一种因接触过敏原所引起的皮肤炎,这类皮肤炎的症状与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相似,使得诊断更加困难。根据各种调查,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是人体免疫毒性的最常见表现之一,虽然其发生率低于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由于其过敏性质,这种皮肤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许多细微的控制层面,并且中心在于免疫调节细胞因子与特定亚群的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首个迹象是接触过敏原后,皮肤上出现皮疹或皮肤病变。根据引起过敏的各种物质,皮疹可能出现渗出、排液或结痂,还可能变得生硬、鳞片状或增厚。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皮肤病变有时可能不是皮疹的形式,也可能包括红斑、水疱或脓疱等其他表现。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通常会在接触过敏原后的24至48小时内出现,其症状包括瘙痒、皮肤红肿以及局部肿胀,一旦被忽视,其皮肤可能变得黝黑且呈现皮革状或开裂状态。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过敏原包括多种常见物质,例如:
这些物质经常出现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中,包括化妆品、衣物、首饰等,造成广泛接触的风险。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发生经历了两个关键阶段:诱导阶段和引发阶段。在诱导阶段,身体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进行处理和呈现,准备一场过敏反应。而在引发阶段,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T细胞能直接识别过敏原,从而在接触部位产生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由直接介导的T细胞所主导,属于第四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这一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控制。
诊断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和病史。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以根据症状和皮疹的外观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于慢性或间歇性皮疹,则会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如皮肤贴片测试(patch test)。这种测试是将小量的潜在过敏原应用于皮肤上,并在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皮肤反应出现。
缓解皮肤炎的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的第一步是仔细辨认出引起问题的物质,并在必要时使用皮质类固醇クリーム。通常,严重的病例会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发病率相当高,影响了多达20%的人口。对于已经对某种过敏原敏感的人,对其他物质的敏感风险也会增加。此外,研究发现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发展为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
尽管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已经逐渐成熟,但为什么依然存在如此众多的患者不断被诊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