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忧郁,也称为产前或围产期忧郁,是一种临床忧郁症,可能影响孕妇,若未妥善治疗,可能成为产后忧郁的前兆。据估计,7%至20%的孕妇会受到此情况的影响。任何形式的产前压力都可能对胎儿的各个发育层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母亲和孩子造成伤害。研究显示,即使在出生后,母亲经历忧郁或压力的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活动性较低及情绪困扰的情况。
怀孕所带来的压力和担忧可能会导致产前忧郁,并对母亲的情绪和生活造成深远影响。
产前忧郁的成因相当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例如意外怀孕、怀孕困难、成长历史的创伤及经济或家庭情况等。其常见的症状包括对自身的负面评价、对生命变化的恐惧、生活方式变化的焦虑,以及对伴侣或家庭对婴儿感受的担忧。
产前忧郁基于女性的症状而分类。在怀孕期间,情绪、记忆、饮食习惯和睡眠常有变化,当这些特征变得严重,并影响日常生活时,便被认为是产前忧郁。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
产前忧郁的患者可能会对怀孕或即将到来的孩子感到兴趣缺缺,与胎儿的连结感也会丧失,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母子关系。
未经治疗的产前忧郁会对母亲和孩子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许多研究指出,怀孕期间的忧郁不仅影响母亲的健康,还会对胎儿的发展,甚至对出生后婴儿的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阶段,早期筛检和诊断产前忧郁至关重要。美国妇产科医学会(ACOG)强烈建议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忧郁症筛检。测试工具如病人健康问卷-9(PHQ-9)等都有助于识别症状。在筛检后,产前忧郁可透过心理治疗、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加以管理。
心理治疗是帮助产前忧郁患者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而运动则能帮助改善情绪。
产前忧郁与产后忧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产前感到忧郁的女性,可能在产后也会出现相似的情况。从而对母亲的育婴行为、母婴关系及婴儿的发展造成影响,这也引发了母亲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产前忧郁的普遍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种情绪挑战对母婴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