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国家,或称为类国家,这一政治实体并不具备完全自主的主权国家地位及其自身的机构。在政治文献中,「准国家」的精确定义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变化。它曾被用来形容那些拥有一定自治权的英国殖民地及附属地,这些地区在行使自我管理的方式下,仍为英帝国的一部分,并受到母国的管理。现代学者也用「准国家」这一术语来描述某些自称拥有特定地区控制权的分裂主义武装团体,例如在波斯尼亚战争时期的塞尔维亚卡拉吉纳共和国及赫兹哥维纳,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期间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共和国,以及2012年图阿雷格叛乱中的阿扎瓦德等。此外,伊斯兰国也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现代的准国家或原型国家。
「在古希腊的黑暗时代,社会组织的演变从无国家状态转变为部落社会中那些缺乏国家建设潜力的半国家。」
追溯至古希腊,准国家的概念早已存在。历史社会学家加里·朗西曼(Garry Runciman)描述了古希腊黑暗时代的社会组织演化,从无国家状态到以家庭父权为主的半国家,再到具备一定政府角色的原型国家。这些社会结构能够世代延续,随后在公元前700年的古典时期演化为更大、更集中化的实体。
许多古代的原型国家产生于部落社会中,由短暂且松散的社区联盟组成,这些社区在一位象征性的首领或酋长的带领下团结起来。这些并不被认为是主权国家,因为它们很少能实现任何程度的机构稳定,且权力通常在流动的人群上施加,而不是在可衡量的领土上。
这种松散的联盟是很多地区人们在古代历史中达成共通国家意识的主要方式,显示出如中央亚洲草原等地区的共同特征。随着中世纪的到来,准国家在西欧遍地开花,这与西罗马帝国的崩溃以及封建主义的采纳有关。在封建体系下,尽管理论上是对一位君主效忠,许多小贵族却在各自的封地中以独立的「内部国家」形式进行行政管理。
「随着发现时代的到来,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导致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原型国家的形成。」
随着发现时代的到来,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 شاهد了殖民原型国家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形成。有些殖民地获得特有的保护地地位,虽然实际上由母国管控,但保留有限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地方在许多方面执行国家的职能,但却并不拥有完全的主权或独立性。在情况没有内部地方统治地位的殖民地中,则被视为殖民力量的行政扩展。
二十世纪时,一些原型国家并不仅仅是独立的行政单位,还以自我管理的共和国形式结合于一起,例如在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及苏联等地的社会主义联邦体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另一种类型的原型国家越来越常见,那就是透过叛乱或武装团体的不合法海夺占领土,并充当事实上的政府。尽管未获得正式承认且缺乏民事机构,但这些叛乱原型国家通常能进行外贸、提供社会服务甚至进行有限的外交活动。这些原型国家往往由集中生活于某地的种族或宗教少数群体所建立,是多民族内部冲突的一个常见特征。
「随着Jihadi原型国家的出现,伊斯兰国的概念极其灵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由埃米尔统治的领土或群体。」
自1980年代以来,Jihadi原型国家的概念逐渐形成,这为一些伊斯兰武装团体的内部合法性提供了重要依据。不论其对领土的掌控范围有多广,这种对国家的假设使他们的身份更加明确,并使他们在与特定敌人对抗的过程中,巩固了自己的位置。
这些准国家的形成也体现了现代政治中的一种全新势力,尤其是在面对国家体系的动荡与无序时。这些原型国家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周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也使它们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地区主要角色。它们的存在不仅会改变当地的力量平衡,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对其国内与外交政策的选择。
在探索古希腊如何孕育出这些早期政权雏形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能从中寻找到现代国家的运行与发展的新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