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字母,也称为波斯-阿拉伯字母,是用以书写阿拉伯语及其他多种亚洲和非洲语言的书写系统。
这种字母是全球第二广泛使用的字母书写系统,仅次于拉丁字母。不仅如此,阿拉伯字母还是以国家数量来计算的第二多使用书写系统,而依使用者人数来看则排名第三。这一书写系统最早用于书写阿拉伯语文本,尤其是《可兰经》,这是伊斯兰教的圣书。随着伊斯兰的扩展,阿拉伯字母成为许多语言家族的主要书写系统,并随之添加了新的字母和符号。
当今,仍在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包括波斯语(阿富汗的达里语)、乌尔都语、维吾尔语、库德语、普什图语、旁遮普语(沙赫穆基方言)、信德语、阿塞拜疆语(伊朗的土耳其语)、马来语(爪夷文)、爪哇语和印尼语(佩贡文)等。直到16世纪,它也被用于一些西班牙语文本,而在1928年进行字母改革之前,「土耳其语」也曾使用此字母书写。
阿拉伯字母从右到左书写,采用流畅的书写风格,大多数字母在独立或相连书写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阿拉伯字母不具有大写字母,在大多数情况下,字母只转录辅音,或辅音和少量元音。因此,大多数阿拉伯字母都是「音标字母」,而某些语言(如南库德方言的库德语、维吾尔语、普通话和波斯尼亚语)的版本则被称为字母表。这亦是阿拉伯书法传统的基础。
阿拉伯字母源自纳巴泰字母,或(较少见的说法)直接源于叙利亚字母,这两者都源自阿拉米字母,而阿拉米字母又源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还是希腊字母(因此也包括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在北美和南美以及大多数欧洲国家中广泛使用)的祖先。
在公元前6和5世纪,北方阿拉伯部落移民并建立了以约旦的佩特拉为中心的王国。这些人被称为纳巴泰人(源于纳巴图部落),他们说纳巴泰阿拉伯语,这是一种阿拉伯语方言。于公元前2或1世纪,纳巴泰字母的首次记录用阿拉米语书写,这是当时的商业和通用语言,但却带有一些阿拉伯语特征:纳巴泰人并未书写他们所说的语言,而是以阿拉米字母的形式书写,这一字母系统不断演变,逐渐演变为阿拉伯字母。
当前,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等国是非阿拉伯语国家中使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官方国语的主要国家,包括阿塞拜疆语、巴洛其语、布拉希语、波斯语、普什图语、中央库德语、乌尔都语、信德语、克什米尔语、旁遮普语和维吾尔语。阿拉伯字母目前被用于以下语言:
阿拉伯语、托尔基阿塞拜疆语(伊朗)、巴洛其语(伊朗、巴基斯坦的巴洛基斯坦地区)、阿富汗和阿曼的波斯语、乌尔都语、普什图语等均使用阿拉伯字母。而「加尔沙尼文字」则始于公元7世纪,当时阿拉伯语成为肥沃新月地区的主要口语,但阿拉伯字母尚未完全发展或广为人知。
当阿拉伯字母进入西非语言时,特别是在萨赫勒地区,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书写风格和用法几乎始终遵循马格里布的风格。
由于阿拉伯语缺少无声双唇塞音的音素,许多语言添加了自己的字母来代表阿拉伯字母中未表现的音素,因此在不同语言中使用的具体字母会有所不同。这些修改通常分为几组,其中在印地语和突厥语中所用的阿拉伯字母将会使用波斯语修改的字符,而印尼语的语言则会模仿当地的爪夷文。
今日,非洲和亚洲的众多语言依然使用阿拉伯字母。例如,马来西亚和印度某些地区的马来语使用爪夷文,而在西非,多种语言如豪萨语、曼丁卡语、福拉语等也使用阿拉伯字母进行宗教及教育的交流。
然而,随着20世纪的改革,阿拉伯字母在巴尔干地区和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东南亚遭到了拉丁字母的替代。土耳其于1928年完全改用拉丁字母。同样,苏联解体后,许多前苏联的突厥语言试图跟随土耳其的脚步改为拉丁字母,但在塔吉克斯坦,由于语言与波斯语的密切关系,阿拉伯字母的使用也有了复苏的趋势。
阿拉伯字母的影响力遍及多个语言与文化,这不仅展示了其生物学和文化的重要性,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语言的演变和交融过程,这样的历程究竟是否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持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