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树(Alstonia scholaris),又称学者树、牛奶木或魔鬼树,是属于夹竹桃科的一种常绿热带树。它原产于中国南部及热带亚洲的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并且在澳大利亚也相当常见。这棵树虽然有毒,但却被传统上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并被印度称作「Saptaparna」,在该国的第二位耆那教泰塔卡(tirthankar)阿基特纳塔(Ajitnatha)被视为圣树。
黑板树可长至40米高,干部成熟后呈灰色,年轻树枝则有许多透气小孔。它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在某些地方,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树干呈三角形横截面。
这棵树的叶子在光泽上呈现亮丽的绿色,而叶子的背面则是灰色的。叶子通常成丛生,长度可达23厘米,宽度为8厘米,具有独特的形状。
黑板树的花朵通常在十月盛开,散发出类似夜来香的香气,是非常芳香的植物之一。此植物的种子与其他植物相比,边缘有绒毛,长度可达2厘米。
黑板树原产于以下地区:中国的广西和云南、印度次大陆的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东南亚的柬埔寨、寮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这棵树还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州树。
黑板树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植物。研究显示,该植物的提取物对老鼠的主要器官造成了显著的损害,其毒性受到植物不同部位和采收季节的影响。每年雨季采集的树皮毒性最低。
树皮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在所有样本中都能检测到的厄奇他敏(echitamine)。这种物质在商业上被作为草药进行销售,然而不当使用仍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虽然黑板树的木材在制造铅笔方面表现出色,由于其良好的生长速度和易于栽培的特性,也被用于其他用途,如在斯里兰卡用于制作棺材。在泰国,该树的树根附近木质轻盈而颜色浅,常用来制作家居用具及网浮漂等物品。
据说,第一次觉悟的佛陀在菩提树下获得了启蒙。黑板树在一些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印度的维斯瓦-巴哈提大学,为研究生颁发毕业证书时,会赠予黑板树的叶子,这一传统由该校创始人泰戈尔提出。
1889年出版的《澳大利亚有用原住植物》指出,印度原住民用黑板树的树皮处理肠道问题,对慢性腹泻和痢疾的晚期阶段有显著疗效,同时也能振奋因疫情疲弱的消化系统。
尽管黑板树在亚洲很多地区被传统上视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良方,但有研究显示其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根据目前的研究,这种植物的抗疟疾效果微弱甚至无效。在对抗其他病原体方面的效果同样不佳,比如引起腹泻的吉尔地阿及阿米巴原虫。
这些矛盾之处似乎无法掩盖黑板树在文化与传统健康观念中的重要地位,很多人依然坚持使用这种植物来寻求解决方案。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评估对这些传统植物的见解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