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化学和工艺工程中的固化过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使聚合物的材料通过分子链的交联而变得坚固或硬化。这一过程不仅限于热固性聚合物的生产,还涵盖了所有从液体溶液中获得固体产品的过程,如PVC塑料溶胶。
在固化过程中,单体和低聚物与硬化剂混合,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三维聚合物网络。在反应的最初阶段,形成了各种结构的分子分支,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的分子量不断增加,直到网络的大小与系统大小相等。此时,系统失去了可溶性,粘度趋近于无限。剩余的分子会与巨观网络共存,直到与网络反应并形成其他交联。
固化可以通过热、辐射、电子束或化学添加剂来诱导。
环氧树脂通常依赖于称为硬化剂的添加剂进行固化。聚胺类化合物是常用的硬化剂,其氨基开环环氧环。在橡胶中,固化同样是通过加入交联剂来引发的,称为硫化。硫分解形成多硫交联(桥梁),这种交联的程度决定了材料的刚性和耐用性。此外,许多油漆和清漆中含有金属皂类的油干燥剂,催化未饱和干燥油的交联反应,使得油漆在被描述为“干燥”时实际上是在硬化。
在混凝土的情况下,固化涉及硅酸盐交联的形成,这一过程并不依赖于任何添加剂。在许多情况下,树脂以溶液或与热激活催化剂的混合物提供,这些催化剂在加热时引发交联。例如,一些丙烯酸树脂是用二苯基过氧化物配制的,当混合物被加热时,过氧化物转化为自由基,从而引发交联。随着热量的施加,树脂的粘度在交联之前降低,而后随着低聚物的相互连接而上升。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形成三维的低聚物链网络,即胶化阶段。
在胶化之前,系统相对流动;而在胶化之后,流动性受到限制,树脂及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被固定。
固化监测是控制复合材料制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最初为液体,最终变为固体,因此粘度在此过程中变化尤为重要。固化监测依赖于监测各种物理或化学特性。
固化过程中监测粘度变化的一种简单方法是测量弹性模量的变化。可以使用流变仪来测量系统在固化过程中的弹性模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储能模量 (G') 和损耗模量 (G) 的变化可以指示固化反应的进展。
如果交联过程中的反应是放热的,则交联率可以与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相关联。形成的键越多,释放的热量也越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可以测量热流。
传统的介电测量通常在扩展平行板介电传感器中进行,能够监测树脂固化过程中的变化。新近发展的微介电法也具备类似的能力,能在复杂的树脂混合中监测固化。
固化过程可以通过测量特定反应树脂物种的浓度变化来监测,还可以使用光学特性如折射率或荧光进行测量。
超声固化监测方法基于超声波特性变化与组件机械性能的实时关系。这些方法包括超声波飞行时间的测量。
通过上述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固化过程中的微妙变化,对于制造质量的控制与改进至关重要。
尽管科技在固化监测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是否能想象未来更高效、更环保的固化方法将如何形塑聚合物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