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神话、民间故事和幻想文学中,变形术是一种通过不自然的方式来物理转变自身的能力。这种变形的概念可以追溯至最古老的图腾信仰和萨满教,并且存在于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和史诗中,例如《吉尔伽美什史诗》和《伊利亚特》。在现代文学中,变形术仍然是一个常见的文学手法,尤其在奇幻文学、儿童文学和流行文化中亦时有所见。
例如,吸血鬼和狼人便是著名的变形者。
在民间故事和神话中,狼人和吸血鬼(主要源于欧洲、加拿大及美国原住民)是流行的变形生物。印度的 ichchhadhari naag(变形的眼镜蛇)、东亚的狐狸精如中国的狐狸精、装有日本的 obake、以及纳瓦霍的皮肤行者也在此列。此外,许多神、女神和妖魔,例如北欧的洛基或希腊的普洛透斯,也拥有变形的能力。人们常常将变形为狼的能力称为「狼人症」,而经历这种变化的生物则被称为狼人。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中,有许多变形的例子。奥维德的《变形记》中记载不同的变形故事,而荷马的《奥德赛》中西尔克将奥德修斯的部下变成猪的情节。这些故事中,变形往往是一种惩罚,对违逆神的人的报复。宙斯就因此将王子利卡翁及其儿子们变成狼,以惩罚他们的罪行。
宙斯的变形行为在神话中往往是出于惩罚或是私欲。比如他化身金雨接近达那伊,或以天鹅化身诱惑列达。
在英国和爱尔兰的民间故事中,仙女、巫师和魔法师都被认为具有变形的能力。英国的许多童话,例如《巨人杀手杰克》和《努若维的黑牛》,都包含变形的主题。而在凯尔特神话中,普威尔被阿朗变成阿朗的形状,两人互换身份以实现利益。
在斯堪的纳维亚及日耳曼文学中,变形的故事同样繁多。北欧神话中的洛基曾经变形为母马,甚至产下奥丁的座骑—拥有八条腿的优雅马匹雪普尼尔。此外,北欧英雄的命运常常与变形联系在一起,像希尔达在《沃尔松歌》中转变为狼以协助其兄弟。
而在印度神话中,变形的能力同样令人着迷。常见的 ichchhadhari naag 和女方变形的故事不凝于一,展示了不同文化对变形的自主诠释。
在各大洲的神话中,变形的故事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角色,无论是作为惩罚的神,还是为了爱情而发动变形的英勇角色,甚至是在食物链中为了自我保护的动物,都可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找到相关的痕迹。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就因为她的过错而被变成怪物。
在非洲和美洲的传说中,变形同样是一个深刻主题。比如,南非的Kaggen被视为冥想的伟大角色,拥有变形的能力,并转变为各种形状以适应环境。在美洲的亚马逊河传说中,河豚常被描述成为变形者,隐藏于人类的面具之下。
至今,变形的概念仍然触发着人们的敬畏与想像,这不仅是文化间对于生物及人性的不同理解,更是人类内心深处渴望自由、改变的反映。在这些灼灼的故事中,变形的能力是否只是逃避现实的手段,抑或是探索自我身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