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T 现象揭秘:为什么全球年轻人都在担心这个词?

NEET,即「不在教育、就业或培训中」的缩写,这个词仿佛成了一个全球年轻人的噩梦。随着经济的波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群年轻人不再参与学习和工作,却被标签为社会的“边缘人”。这一现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至许多国家,包括日本、南韩及美国等同步经济体。

NEET一词包含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个体)以及不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人(不寻找工作的人)。这一划分多数针对年轻人,通常界定为16至24岁。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自2008年以来,多数OECD国家的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和NEET比例都显著下降,这要归功于教育参与度的提高。然而,NEET的问题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连绵不断,尤其是在如日本这样的国家,NEET人口的增长已引发国家对经济未来的担忧。

英国的NEET现象

在英国,对NEET现象的认识主要源于1999年社会排斥单位(SEU)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引发了对青少年失业问题的热烈讨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NEET状态渐渐被视为一种社会污名。报告中提到,位于伦敦的巴金及达根汉(Barking and Dagenham)被称为英国的「NEET之都」,此地的青少年因缺乏教育和培训而屡屡陷入社会的边缘。

据报导,NEET青少年犯罪的风险是一般青少年的20倍,且青妈妈的比例高达22倍。

日本的NEET问题

在日本,NEET族群正受到广泛的媒体关注。根据计算,NEET人数从2002年的48万倍增至2003年的52万。然而,当时的媒体将这些年轻人描绘为懒惰、厌恶工作的群体,这种形象吸引了中年观众的关注却未能引发强烈的政策支持。

许多日本的NEET往往依赖父母的支持,而社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协助则显得尤为重要。

澳大利亚、加拿大与拉丁美洲

根据OECD的报告,2015年约占11.8%的年轻澳大利亚人被划分为NEET。相对于其他国家,人数的增加显示了经济冲击所带来的后果。在加拿大,根据2012年的统计,约13%的年轻人同样被划分为NEET,面对的大多数困难是因为缺乏寻找工作的动力。尤其是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也以“ni-ni”一词来描述这一群体,这表明,他们既不在学校中,也不参与工作,形成了社会的一个潜在危险群体。

世界银行估计,在拉丁美洲,约五分之一的年轻人属于“ninis”,而女性因早婚和青少年怀孕问题的影响,年占比例高达三分之二。

美国的NEET统计

在美国,NEET现象同样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 2011年时,15%的年轻人落入此类型,而因经济衰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使得这一类别愈发猖獗。由于社会服务受到削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迫承受失业的压力。

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

针对NEET现象,各国都在寻找应对之道。在英国,契约服务和各种地方协议旨在降低NEET的比例。在日本,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则试图帮助那些被社会遗弃的年轻人。欧盟的ALMA计划则试图通过提供学习机会和培训来促进青年重新融入教育和工作。

NEET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教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共同反映,未来是否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仍需所有人共同努力。

当前和未来社会应如何处理这一现象,以免让青年人在这条无法回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Trending Knowledge

澳大利亚 NEET 增长的秘密: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了年轻人?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澳大利亚的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报告,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和就业机会的减少,澳大利亚的NEET(不在教育、就业或培训中的年轻人)人数大幅上升,显示出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blockquote> 至2015年,约有58万名15至29岁的澳大利亚年轻人被归类为NEET,这占当年该年龄段人口的11.8%。 </blockquote> 全
日本 NEET 的真实故事:你了解那些被贴上“懒惰”标签的人吗?
在当今社会,NEET(即“未受教育、未就业和未接受职业培训”)已成为描述年轻人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一词汇最早源于英国,在各国间的使用也随之扩展至日本等多个国家。 NEET一词涵盖了未就业且不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面对着孤独和压力,常常被外界标签为“懒惰”。但这些年轻人背后的真实故事又是如何呢? NEET的定义与背景 根据定义,在日本,NEET特别指的是年龄在1
英国 NEET 率飙升:这背后隐藏了哪些问题?
在英国,「NEET」这个词代表「不在教育、就业或培训中」的年轻人,这一群体的比例在近年急剧上升,带来了社会经济层面的深刻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到个体的生活,也对整体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NEET族群的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blockquote> NEET族群被认为是「缺乏地位」的年轻人,这一标签带有较强的负面意义。 </bl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