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权益运动是一个社会运动,其成员主要关注与家庭法相关的问题,包括儿童监护和子女抚养费,这些问题影响着父亲及其子女。许多成员是想要与孩子的母亲平等分享育儿的父亲,无论是在离婚还是婚姻分离之后。这场运动不仅包括男性,也包含女性,经常是离婚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或其他家庭成员。父亲权益支持者普遍主张正式的性别平等。
父亲权益运动在1960年代后显著增长,这与离婚率上升和家庭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父亲权益运动几乎只存在于工业化国家,随着离婚变得更为普遍而兴起。它源自于西方,并随着男士运动于1960年代发展,最初的组织如「家庭需要父亲」于1970年代成立。进入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关于父亲权益问题的广泛讨论、宣传和活动。
在西方,父亲权益团体的成员主要由白人中产阶级或工人阶级的异性恋男性组成。成员的政治立场大多保守,但他们的政见和社会观点并不一致,目标和方法也高度多样化。这些运动成员强调与子女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专注于基于离婚或正在离婚的男性的担忧所界定的狭隘问题。
父亲权益运动的分支中,包括自由派和保守派,对于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解释。尽管这两个群体均认同男性遭受的受害和歧视,但他们对于差异的根源(自然和养育的影响)以及传统性别角色的看法存在分歧。
有关父亲权益运动的学者指出,该运动与更广泛的性别转变运动相连,这一运动有助于促进父母双方对子女均等的抚育。
许多据称家庭法院在裁决中对父亲有偏见,这一点在父亲权益运动的目标中得到了重视。批评者则认为父亲团体忽略了家庭法中实际上寻求确认父亲在异性家庭结构中象征重要性的新趋势。
根据运动成员的说法,「子女的福祉应成为所有育儿决策的基础。」他们呼吁在离婚或分居后实现父母责任的平等,并提议建立50/50的共同监护法律。研究显示,共同监护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孩子。
父亲权益运动成员对子女抚养费指南进行改革的呼吁明显,并认为现行的抚养费标准是任意的,且对于父亲创造了财务压力。他们提倡基于父母收入的子女抚养费计算方式。
尽管父亲权益运动在许多方面引发了争论,其宗旨在于争取父亲在育儿上的平等权利,但同时也经常引发关于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担忧。未来,这一运动将如何影响家庭法与育儿政策的调整,并进一步影响社会对于父亲角色的认知,无疑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