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危机孕期中心(CPC)作为反堕胎组织所设立的一类非营利机构,旨在说服孕妇放弃堕胎的选择。自1967年夏威夷率先合法化堕胎以来,CPC的数量急剧增加,至今估计在美国有2500至4000个中心,每年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怀孕测试、超声检查,甚至部分医疗服务。相较之下,美国的堕胎诊所仅有807家,这显示出CPC的迅猛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在危机孕期中心的协助下,许多女性面临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她们所获得的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
危机孕期中心的创始人罗伯特·皮尔森曾宣称:「一个希望终止怀孕的女性,没有权利获得可以帮助她杀死自己孩子的信息。」这一观点在CPC创立初期便契合了反堕胎运动的核心理念。皮尔森于1967年在夏威夷建立了第一个CPC,这一模式迅速扩张,形成了现今庞大的CPC网络。
随着CPC在全国的兴起,演变出的服务内容也逐渐多样化。除了提供怀孕测试与超声检查,许多CPC还会提供心理辅导、孕期照顾、以及生活技能培训等辅助服务。这些机构还会为孕妇提供生活物资、食物、以及财务帮助,以此支持她们选择生育的决定。
根据CPC的说法,看到胎儿的影像会让女性更倾向于放弃堕胎,然而,学术研究却表明强制进行超声检查对妇女的决定影响有限。
然而,CPC的运作和其提供的信息却常常受到质疑。对于这些中心提供的医疗信息和心理辅导,有学者认为这些机构常常散播不实的医学资讯,误导女性对于堕胎的健康风险。在某些情况下,CPC的工作人员会声称堕胎会导致包括乳腺癌、精神健康问题等在内的健康风险,但这些说法并未得到主流医学界的支持。
在有些州,例如路易斯安那州,CPC甚至被视为安全中心,法律允许父母放弃新生婴儿的监护权。这些举措虽然旨在降低母婴安全及改善家庭状况,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理解自己选择的全面性。
许多CPC在吸引目标族群时运用各种广告,尤其针对年轻女性、女性中低收入家庭及有色人种,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CPC的广告手法也受到广泛批评。有研究指出,这些中心在广告中经常伪造自我身份,某些CPC误导性地声称提供堕胎服务,却最终引导客户接收关于怀孕和选择的宗教意见。许多CPC专门在学校附近或公共交通站排放广告,以吸引可能考虑堕胎的寻求者。
在美国,CPC通常由一些基督教团体经营,这些团体在其辅导过程中融合了宗教信仰的元素。据报导,最大的CPC网络之一Care Net甚至公开宣称其主要目的是分享基督的爱和真理。类似的,Heartbeat International也是这一基督教反堕胎运动的佼佼者,倡导着基于信仰的怀孕资源。
在法律方面,许多政府已开始针对CPC的虚假广告进行立法,要求它们在宣传中明确指出自己不提供堕胎服务。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更反映出社会对于CPC运作模式的广泛反思。
如果CPC能从孕妇的角度出发,提供真实而有利的信息,而不是以宗教和道德观念为出发点,会不会有助于改善其社会形象并真正帮助到需要支持的女性呢?
究竟,在支持与反对之间,CPC能否克服自身的信仰局限,成为真正帮助女性的机构,令人不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