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源自于古希腊文的「λαπάρα」和「σκοπέω」,意指「侧面」与「看」。这种手术方式以较小的切口(通常为0.5到1.5公分)进行,并藉由摄影机的辅助来诊断或进行治疗干预。腹腔镜手术所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相较于传统的探查性腹腔切开手术(开腹手术),这种微创手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出血量并缩短恢复时间。
腹腔镜手术的关键在于使用腹腔镜,这是一种长型光纤系统,可以从远端较易接触的地方观察到受影响的区域。
1901年,德国外科医生乔治·凯林(Georg Kelling)首次进行了腹腔镜手术,这一技术的发展至今不断演进。与之相对的,开放性手术则涉需要较大切口,通常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疼痛及较长的住院时间。然而,随着手术技术的精进,这一切都在转变。
腹腔镜手术可分为两种主要的腹腔镜:一种是连接在视讯相机上的望远镜式杆镜系统,另一种则是将微型数位影像摄影机置于腹腔镜末端的数位腹腔镜。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操作的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并使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加迅速。
现代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外科领域(如胃肠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都积极采用这一技术,尤其是在癌症手术方面。
在腹腔镜手术中,患者的体位会影响心肺功能。常见的体位包括趋腹位(Trendelenburg position)与反趋腹位(reverse Trendelenburg)。这几种体位的改变能对手术的进行产生不同影响,外科医生通常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位置。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多种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结肠切除术以及肾脏切除术等。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这些手术能有效减少切口的大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对于肥胖患者或需要经历较大手术的病患。
尽管腹腔镜手术在成人中已广为接受,但针对儿童的手术仍有待更多证据来支持其优势。
然而,腹腔镜手术也并非毫无挑战。外科医生在进行这类手术时,需要克服视觉限制、仪器操作难度以及触觉感知缺失等问题。这些因素增加了手术的技术复杂性,使得微创手术成为外科医学中的一门新兴专科。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腹腔膨胀气体的影响、意外损伤内脏结构及病人定位的风险都是关键考量。
即便如此,这些风险都是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所共同面临的。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风险将有可能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的介入让这一切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近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智慧组织自动机器人」(STAR)的手术机器人,标志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新里程碑。
回顾腹腔镜手术的历史,虽然难以指出一位开创者,但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医学先驱持续努力将这一技术向前推进。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及设备的完善,腹腔镜手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已深入人心。虽然仍有挑战与风险,但未来的腹腔镜手术必然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升华。
这一技术的发展能否最终使所有外科手术都转向微创的方式,甚至影响未来医学的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