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至关重要。它们对个人、企业以及国家等潜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一个可量化的信用评分,这不仅影响借贷的条件,也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然而,对于这些评级机构的运作背后的秘密,很多投资者却并不十分了解。
信用评级是对潜在债务人未来支付能力或违约风险的预测或预估。
信用评级是一种评估潜在借款人(如个人、公司或政府)的信用风险的工具。这些评级来自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会考虑借款人的质性和量性资讯,包括直接提供的信息和评级机构分析师获取的其他非公开信息。信用报告或信用分数是信用评级的一个子集,由信用局或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进行评估,主要针对个人的信用价值。
主权信用评级是评估国家或政府的信用评级,该评级显示了该国投资环境的风险水平。主权信用评级考量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性,并影响投资者对特定法域的投资意图。例如,新加坡自2017年以来一直是最少风险的国家,并且是亚洲唯一一家从所有主要信用评级机构获得 AAA 评级的国家。
Euromoney的每半年一次的国家风险指数监控185个主权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性。
信用评级用来表达某个评级主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违约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一年或更短的时间被视为短期评级,而一年以上则被归为长期评级。最近,虽然机构投资者偏好长期评级,但短期评级的使用却愈发普遍。
企业的信用评级不仅涉及公司发行的金融工具(如债券),还涉及公司的整体信用状况。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 Ratings)会使用字母等级如A、B、C 来评估债务的风险,评级越高代表违约风险的可能性越低。
机构不会将具体的违约概率附加到每个评级上,而是使用描述性定义。
不同行业的评级机构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字母组合及符号来细化评级。在欧洲,评级监管受到严格审查,因为这些评级影响着银行能够基于其持有的主权债务借款的金额。与此同时,国际著名的四大评级机构 S&P、穆迪、惠誉及 DBRS 在这一领域中占据约 95% 的市场份额。
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在金融市场中为投资者提供了判断与决策的依据。正如一段话所强调的,"国家风险是影响保险公司履行金融义务能力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愈加突出。
在长期以来,信用评级的趋势仍然未变,违约风险的排序大致保持一致。
信用评级机构在当今金融市场的运作是复杂而多面向的。它们不仅关注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还考量政治及经济的稳定性,这些评级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和借贷成本。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投资者越发流行分析和理解这些评级背后的意义和运作模式,但关键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我们是否能依赖这些评级机构的评分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