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内,免疫反应的效率对于防止感染及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白介素8(IL-8)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种由大多数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生成的化学因子,有助于指挥白血球的移动,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往往是身体对抗感染的第一线防卫。
白介素8促进了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过程,这是它在免疫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白介素8,亦被称为单核细胞衍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促使其移动至感染部位;二是刺激这些细胞的吞噬作用。一旦中性粒细胞到达受感染的部位,IL-8藉由促进一系列生理反应如细胞内钙水平增加和呼吸爆发,进一步增强了免疫反应。
IL-8作为强效的促血管生成剂,促使新的血管形成,有助于将更多免疫细胞带入需处理的区域。
IL-8是中性粒细胞趋化的主要细胞激素。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关键变数,包括中性粒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的高亲和力粘附分子的增强表达,是为了确保细胞不会被血流带走。IL-8通过其在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XCR1和CXCR2受体来促进这一事件的发生。
当中性粒细胞在发炎部位附近滚动时,IL-8的存在可以强化这些细胞的粘附性并促进他们移动,最终使他们在受影响的组织中静止下来,获得结构固定,进一步展开免疫反应。
研究显示,IL-8通过调节细胞信号来增强其在中性粒细胞上的整合素表达,促进与内皮细胞的稳定结合。
白介素8的表达与多种疾病状态相关,特别是发炎和肿瘤。研究发现,IL-8在牙龈炎及牛皮癣等病症中起着促炎的角色,是公认的发炎介质。它的释放受到氧化压力的影响,这进一步吸引炎性细胞并导致局部发炎。
IL-8与肥胖有关,且在结直肠癌及恶性胸膜间皮瘤等肿瘤中也具有潜在的促增殖角色。
IL-8的表达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负向调节。某些小RNA能透过抑制IL-8表达的相关基因来间接降低其水平。此外,IL-8的3' UTR现有的A/U富集元素使其在特定条件下极为不稳定,这也影响了它的表达。
在许多病理环境中,NF-κB作为转录因子的作用表现出IL-8的固有上升与下调之间的恶性循环,这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特别是在囊性纤维化等炎症性疾病的背景下。
综合来看,白介素8在人体的免疫应答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快速移动并且引导其发挥保护作用。然而,过多的IL-8又可能导致持续的发炎状况及与之相关的疾病。面对这样一种双刃剑的存在,未来我们是否有可能找到更为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其表达,以应对不同的病理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