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测试和除错一直是工程师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个高度复杂的行业中,边界扫描技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检测印刷电路板(PCB)及其内部的多个子模块,这完全不需要物理测试探针。本文将探讨这项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对当前电子设计的重要性。
边界扫描是一种专门的测试方法,其最早由联合测试行动小组(JTAG)于1990年制定并标准化,随后发展为业界广泛认可的测试标准。这项技术能够通过为每个外部引脚添加测试单元,实现精确的信号检测。这些测试单元通过JTAG扫描链进行编程,可以控制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从而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边界扫描架构为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测试互连的手段,包括逻辑群和记忆体,而无需物理测试探针。
在提供边界扫描能力的过程中,集成电路供应商必须在线路中添加额外的逻辑,这包括每个外部引脚的扫描单元。这些单元组成了一个外部边界扫描寄存器(BSR),并与JTAG测试访问端口(TAP)控制器支持相结合。当电路进入测试模式时,这些寄存器可以转移数据流,使得外部信号得以输出。
边界扫描技术的核心是其灵活的测试机制。通过能够强制数据进入板卡,扫描单元可设置测试条件。然后,通过返回数据流,测试系统可以获取输出信号并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使得现今密集排列的电路板能够在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从而显著提高测试效率。
边界扫描使得测试系统能够在不需要物理探针的情况下进行电子板的测试。
边界扫描的其中一个关键元素是JTAG所提供的指令系统,它允许用户对每个引脚进行控制。每个信号的状态透过扫描寄存器进行实时监控。在测试过程中,边界扫描单元的配置可以支持外部测试及内部逻辑测试,分别对应于EXTEST(外部测试)及INTEST(内部测试)指令。
商业的高端JTAG测试系统能够从CAD/EDA系统导入设计网络以及边界扫描描述语(BSDL)模型,从而自动生成测试应用。这些系统不仅支持测试,还能进行各种联机编程操作,大幅增强了测试的灵活性和效率。
这些系统经常使用来结合其他测试系统,如在电路测试仪(ICT)或功能板卡测试系统。
除了测试功能外,边界扫描技术还为开发者和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调试支持。在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过程中,JTAG测试访问端口(TAP)可以转换成低速逻辑分析仪,以便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随着电子设计不断向复杂化发展,边界扫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提高了设备测试的准确性,也支持了更高效的故障诊断。然而,未来的挑战是如何在不断进化的设计需求中,进一步优化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实现。你是否已经思考过如何在你的设计中运用边界扫描技术来提升测试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