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或马达是一种能将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现有的能量来源包括重力能(例如水力发电中利用地球的重力场)、热能(例如地热)、化学能、电能和核能(来自核裂变或核融合)。这些过程中的许多都会产生热能,这使得热机的地位相对重要。一些自然过程,例如大气对流,能将环境热转化为运动(例如,升起的气流)。机械能在运输过程中尤为重要,但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如切割、磨损、破碎和混合,机械能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机械热引擎通过各种热力学过程将热转化为工作。内燃机或许是最常见的机械热引擎范例。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迅速加压燃烧产物的气体,促使其膨胀并推动活塞,从而驱动曲轴。而与内燃机不同,反应引擎(如喷气引擎)则是借着排放反应质量来产生推力,这符合牛顿的第三运动定律。除了热引擎,电动马达则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运动,气动马达则使用压缩空气,此外,上发条玩具的发条马达则使用弹性能。生物系统中的分子马达,如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则利用化学能来创造力量并最终产生运动(这是一种化学引擎,但非热引擎)。
在化学热引擎中,若以空气(环境大气气体)作为燃料反应的一部分,则这种引擎被视为吸气引擎。设计用于地球大气层外运作的化学热引擎(如火箭,深潜潜艇)则需要携带额外的燃料组件称为氧化剂(虽然存在适合用于火箭的超氧化剂,例如氟,这是一种比氧更强的氧化剂);或者其应用需要通过非化学手段来获取得热,如核反应来获取热量。
所有化学燃料热引擎都会排放废气。最干净的引擎只会排放水。严格的零排放通常意味着除了水和水蒸气之外不产生任何排放物。
仅有以纯氢(燃料)与纯氧(氧化剂)燃烧的热引擎才能达到严格定义上的零排放(实际上,这是一种火箭引擎)。若氢与空气(所有吸气引擎)一起燃烧,则大气中的氧气与氮气会发生侧反应,产生少量的氮氧化物(NOx)。若燃烧碳氢化合物(如酒精或汽油),则会排放二氧化碳,这是一种温室气体。氢和氧气可以通过燃料电池反应成水,而不会产生NOx的副产品,但这是一种电化学引擎,而非热引擎。
“引擎”这个词来自古法语“engin”,源自拉丁文“ingenium”,这是“聪明”的词根。工业革命期间,许多机械装置被称为引擎,例如蒸汽引擎。然而,最初的蒸汽引擎如托马斯·萨利维(Thomas Savery)所发明的并不是机械引擎,而是泵。这样看来,最早的消防车只是一个水泵,这个引擎是由马匹运送到火灾现场的。在现代用法中,引擎通常指呼燃或以其他方式消耗燃料来通过施加扭矩或线性力(通常以推力的形式)来做功的装置。
以热能转化为运动的装置通常简称为引擎。典型的燃料驱动引擎包括熟悉的汽车汽油和柴油引擎,以及涡轴引擎。而产生推力的引擎包括涡扇引擎和火箭。内燃机发明时,“马达”这一术语最初用来区分当时广泛使用的蒸汽引擎,因为后者用于火车和其他如蒸汽压路机的交通工具。 “马达”这个词源于拉丁文“moto”,意思是“使运动”或“保持运动”。因此,马达是一个赋予运动的装置。马达与引擎在标准英语中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没有化学变化的马达可被视为依赖电力、空气或液压压力驱动的设备,并未改变能量来源的化学成分。
简言之,引擎创造力量来对流体的流动或压力变化进行转换,而马达则是从外部获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相较之下,引擎则是直接从燃烧化学反应中产生力量。
整体来看,随着不断的技术进步,引擎的运作与运用开始有了深远的变化,从古代的简单设备到现代的高科技引擎系统。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不禁思考,未来的引擎技术将如何进一步演进,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