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5年日本统治结束以来,韩语在南北韩的演变便开始呈现两极化的趋势。 1933年,韩国语言学会曾提出「统一韩文拼写方案」,该方案在两国成为独立国家后的1948年并未得到持续的应用与认可。北韩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韩「大韩民国」各自采取了不同的语言政策,导致了语言的逐渐分化。
北韩的宣传机构声称,该国的语言是“纯粹的”,与南韩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学者们指出,北韩与南韩的语言差异不仅仅是在拼写上,更在于拼音、语言结构以及语音特性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北韩的标准语以平壤方言为基础,而南韩的标准语则以首尔方言为主。此外,南韩在语言的教学中,有时也会对北韩的某些用词进行不正确的教学,这变成了南韩国内对这些词汇的激烈辩论。
自1954年以来,北韩便开始将韩文的拼写规则进行修订,并在1960年代受到主体思想的影响后,开始对语言政策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针对语言进行了系统性的重塑。 1964年及1966年,金日成发布了针对韩语发展的教导,从此形成了与南韩标准语愈发不同的语言规范。
在字母使用上,南北两韩的「韩文」或「朝鲜文」字元固然相同,但拼音上存在细微差别。南韩的某些母音和辅音联结在北韩则不被看作独立字母,进而影响了语音的发音。例如,北韩和南韩的标准语在发音上对于某些音节的处理各有其国家特色,且相对标准化的拼音方式皆有所不同。
在南韩的语言中,当字根由ㄹ和ㄴ开头时,通常会出现变音,而北韩则会全数保留原有的发音。
尽管南北韩有着相似的基本词汇,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社会环境不同,两国随着时间不断地向外借用词汇,进而导致了在用语上的显著分裂。南韩语中充斥着许多英文借词,而北韩则以俄文借词为主,两国对于相同单词的音译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动物」这个词在北韩可使用「동물」,而南岸则以「애완동물」为主,反映了两地文化与语言架构的差异。
由于缺乏对北韩标准语的直接了解,甚至对一些讹传的词汇与用法进行了过度解释,因此对北韩标准语的研究成为相对棘手的课题。北韩的流亡者往往使用的是方言,而非标准语,这让学者难以确定北韩人的标准语实际运用情况。
北韩与南韩间的语言差异不断被强化,在当前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结构中,双方对于语言的看法及用法也呈现出相互影响的状态。如果未来有朝一日两韩能够重新统一,两地的语言将会如何融合?这或许是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