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学和地质学中,常用的时间尺度「BP」或「现今前年份(YBP)」是用来描述事件何时发生的参考标准,而这一切都从1950年的辐射碳定年开始。这一标准不仅是科学界所认可的时间起点,也深刻影响了我们对过去的理解。那么,为什么科学家选择了1950年作为这一新的时间尺度的起点呢?
BP(Before Present)是一个与放射性碳定年息息相关的年数计算,并且这个“现今”不断变化,为了标准化,科学界约定用1950年1月1日作为时间的起点。
BP的使用在考古学、地质学及其他科学领域中,主要用来标注事件相对于1950年的时间。这一系统首次以1930年代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为基础,而真正成为常规是在1949年的放射性碳测年技术首次应用后。 1950年被选为这一尺度的开始年份,因为这一年标志着第一个放射碳日期的出版,以及之前的大规模核武器测试尚未对碳同位素比例造成影响。
一些学者甚至将BP解释为“Before Physics”,指出在核武器测试前,环境中的碳同位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为考古学和地质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使用BP的科学界并不总是一致。某些学者希望能限制BP日期的使用范围,要求这一度量单位仅限于放射性碳定年所得的结果。不同的学术期刊也有各自的要求,有的甚至要求伴随标准代码和实验室信息的公布,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年代测定中,BP标度也受其他方法影响,例如地层学。这意味着,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所得到的年代必须能与BP标度相对应。年数的转换也有其特定规则。例如,1000 BP等同于公元950年,而2000 BP则是公元前51年等等。
日历年代与BP年之间的转换是从1950年1月1日开始的,这提供了一个相对简便的方式来理解过去的时间。
除了BP外,科学界还发展出其他工具来准确描述过去的时间。例如,将BP进一步分类为“校准年份(cal BP)”以反映这些日期的准确性,这些都是透过多种方法如树轮年龄测定来进行的。因此,已经不再单纯以原始的放射性碳年代为依据,这样的变化增强了学术支持。
1950年,科学界确定了放射性碳的标准量,这使得日后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能够以此为基准。这一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为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澎湃动力。
根据科学家的观点,“放射性碳年代是以环境中碳同位素的比例来计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也会不断变化。”
然而,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系统,BP的应用与接受并非没有争议。许多学者主张澄清BP与议题的连结,并且强调在学术出版中对数据的准确性发表越来越多的要求。考古学界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动的标准中求得一致,将是未来讨论的重要议题。
尽管如此,BP在科学界中的地位稳固,且作为追溯历史事件的基础框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文化以及地球的演变至关重要。面对这一切,读者不妨思考,在快速变化的科学领域中,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解释和利用这一重要的时间尺度,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我们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