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结构不仅是血液循环的核心,还包含了一个叫做心脏骨架的独特结构。心脏骨架,也称为心脏的纤维骨架,是一种高密度的连接组织,负责固定心脏的瓣膜和影响其运作的力量。虽然心脏骨架并不是真正的骨头,但它为心脏提供了支持和结构性,并且对心脏的电传导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心脏的骨架将心脏的上下腔室分开,有效地阻止了电流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直接传导。
心脏的骨架主要由四个致密的结缔组织环组成,这些环围绕着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腔室,以及肺动脉和主动脉的起始部。这种结构不仅提供了支撑,还有效地将心房与心室的电活动隔离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心房颤动几乎不会恶化为心室颤动的原因之一。
心脏的右侧和左侧纤维环(annuli fibrosi cordis)围绕着心房和动脉的开口。右侧的纤维环被称为右心房纤维环,而左侧则是左心房纤维环。这些纤维环的存在使心脏内的电活动可以得到精细的调控。
电流的传递仅通过一条名为房室结的管道,使得心脏的上下腔室能够协同运作,确保有效的血液循环。
某些动物的心脏中可能会发现类似于骨头结构的成分,称为 os cordis(心脏骨),这在某些大型动物如牛和鹿的心脏中较为常见。这种结构的形成与动物的年龄和骨骼的钙化过程有关,它可能起到机械支撑的功能。与此相比,人类心脏中并没有这种骨头组织,这促使了心脏在动作上的灵活性。
心脏骨架对于心脏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它担负着将来自窦房结(sinoatrial node)的电信号引导至心室的任务,以确保心脏作为泵的作用。心脏的运作涉及电势变化,这些变化必须在心脏的不同腔室间有序进行,以确保血液流向身体、肺部和大脑。
心脏骨架划定了一个电气隔离的边界,确保了电信号的单向流动,避免了不必要的回流,从而保持效率。
心脏骨架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世纪前,最早是由医学界的一些先驱所描述和放大。近期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心脏骨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角度。
心脏的骨架结构以及其在电活动中的作用展示了这个器官的复杂性和精密的设计。随着我们对心脏认识的深化,这也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其他动物心脏的结构差异是否会影响其功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