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数位时代,资讯安全的重要性愈显突出。资讯安全管理(ISM)不仅仅是防范病毒和黑客攻击,而是系统性地管理和控制组织的敏感资讯资产。有效的资讯安全管理能为组织提供一层防护,确保其资产的保密性、可用性及完整性,免受各种威胁和漏洞的侵袭。
资讯安全管理的核心包括资讯风险管理,这是一个涉及评估组织面对的风险并将这些风险传递给所有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在进行资讯安全管理时,组织必须首先明确资产的识别和评估,包括评估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是制定有效资讯安全策略的基础步骤。在此过程中,组织可依据ISO/IEC 27001、ISO/IEC 27002及ISO/IEC 27035等标准,建立资讯安全管理系统(ISMS)和其他最佳实践,来保护其资讯资产。
有效地管理资讯安全本质上是要识别和缓解对资产的各种威胁和漏洞。这需要对潜在威胁和漏洞进行全面的评估,以衡量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
管理资讯安全的过程包括分析以下问题:威胁、漏洞、影响及可能性,以及缓解方法。
在识别和评估威胁及漏洞后,组织可制定缓解计划。缓解方法的选择将依赖于威胁或漏洞所属的资讯科技(IT)领域。以用户对安全政策的冷漠为例,所需的缓解计划将与防止未经授权的网络扫描的计划大相径庭。
资讯安全管理系统(ISMS)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来协调组织内所有资料安全元素,确保能够创建、实施、传达和评估相关的政策、程序和目标。该系统通常受到组织需求、安全要求和流程的影响。
透过建立 ISMS,组织能够系统地识别、评估和管理资讯安全风险,并有效应对资讯的保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需求。
然而,在 ISMS 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人员因素,才能确保最终成功。
有效的资讯安全管理实施策略必须考虑多个管理要素。首先,高层管理必须强力支持资讯安全措施,为资讯安全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源,以便有效推行教育计划及管理系统。其次,资讯安全策略与培训必须融入各部门的策略中,以确保所有人员都受到正面影响。
一个隐私培训与意识风险评估能帮助组织识别利益相关者知识的关键缺口。
此外,应设置适当的方法来评估培训及意识计划的整体有效性,确保相关政策及程序持续适用。此外,必须确保有足够的预算支持与实施所有上述措施。
为帮助组织实施适当的程序与控制措施以减少威胁和漏洞,有多种相关标准可供参考,如 ISO/IEC 27000系列、ITIL 框架、COBIT 框架及 O-ISM3 2.0 标准。其中,ISO/IEC 27000 系列被广泛认为是资讯安全管理的标准,其基于全球专家的意见,列出了最佳实践的要求。
这些标准有助于组织建立、实施、操作、监控及改善资讯安全管理系统。
ITIL 框架则是有效管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最佳实践集合。而COBIT则帮助资讯安全人员开发与实施控制以管理资讯风险及安全。
随着世代的更替,资讯安全的威胁与挑战将不断演化。组织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打造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策略,以应对潜在的风险,进而保护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