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中,基因表达剖析是一种同时测量成千上万基因活性的过程,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细胞功能的整体图景。这些剖析结果可以区分正在活跃分裂的细胞,或显示细胞对某特定处理的反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复杂的实验正是依赖于对整个基因组的测量来进行的。
基因的活跃状态与细胞的类型、状态、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基因包含制造信使RNA(mRNA)的说明,而每个细胞在任何时刻仅制造其所拥有基因的一部分mRNA。如果一个基因被用来生成mRNA,它被视为“开启”,否则则为“关闭”。许多因素影响基因的开关状态,例如时间、细胞的分裂状态、局部环境及来自其他细胞的化学信号。例如,皮肤细胞、肝细胞和神经细胞激活的基因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特性。因此,表达剖析允许我们推断细胞的类型和状态。
改变特定mRNA序列的表达水平可能暗示着对应蛋白需求的变化。
这种表达剖析的实验通常涉及测量在两个或多个实验条件下所表达的mRNA的相对数量。更高的某特定酵素的mRNA表达,可能是细胞对周围环境中某种物质增高的反应。例如,乳腺癌细胞若表达较高的某特定通透膜受体的mRNA,则该受体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干扰此受体的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治疗乳腺癌。
在新药开发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可能会进行基因表达剖析,以评估药物的毒性,这往往包括检查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因为它们可能是药物代谢的生物标记。基因表达剖析可能成为一项重要的诊断测试。
人类基因组约包含20,000个基因,而这些基因合作产生约1,000,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原因之一是替代剪接和后转译修饰的存在。因此,单一质谱实验能识别的蛋白质大约为2,000种,只占总数的0.2%。虽然细胞制造的精确蛋白质是一个更重要的指标,但基因表达剖析却能在单一实验中提供最全面的视角。
科学家有时可能已经对某些现象形成了一个假设,然后进行基因表达剖析意图挑战之。更常见的是,基因表达剖析进行于科学家尚未完全了解基因如何在实验条件下相互作用的阶段,此时并无假设可供否定。
表达剖析的早期实验中,许多采用班级发现的形式,通过聚类相似基因或样本来寻找模式。
除了选择聚类演算法,研究者还需选择适当的相似性度量标准。这样的班级发现可用于列举在两个实验条件之间变化超过某一限度的所有基因。
一般来说,基因表达剖析研究报告的基因多数只是在改变实验条件下显示统计上显著差异的部分,这通常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基因。随着金融限制,表达剖析实验仅限于对相同基因在相同条件下的少数观察,减少了实验的统计力。这使得很难识别哪些变化是重要但微妙的。
表达剖析结果的公开可用资料库能让研究人员评估表达模式,进而更多地探索其生物意义。
DNA微阵列和定量PCR技术均利用互补核酸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基因表达检测。在实验中,常先进行DNA微阵列分析,再选择一些候选基因进行qPCR验证。这样的方式无疑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更可以通过Western blot等技术进一步验证mRNA的蛋白质表达情况。
微阵列数据分析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通常仅用两倍变化来识别基因的办法,已没有充足的统计依据。应基于多重比较的问题,许多当前的统计方法如GSEA均力求实现统计准确性与生物意义之间的平衡。
尽管统计方法能识别改变的基因产品,但将这些表达剖析结果与生物功能相关联仍需依赖准确的基因注释。功能注释不仅指涉蛋白质的作用,还包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等资料。
当我们确定一批受调控的基因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寻找它们之间的模式。基因本身的功能、化学性质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等资讯,都是为了理解这些基因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揭示更深层的生物学意义。
我们可以先寻找统计上显著的调控基因,再从中发现模式,或反之均可。每当观察到一组基因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会引出重要的科学假设,尤其是这些基因建立在共有的生物学意义之上,可能揭示更深层的内在机制。
透过这些基因表达剖析,我们不仅能够掌握细胞内的运作情景,更能开启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天地。然而,这样的探索究竟能为细胞内部的运作机制带来怎样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