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的声音特性因燃油车转向电动化而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少合成引擎声音技术正在崛起,行车时的噪音不再是传统引擎的轰鸣,而是新型声音设计下的变化,这也让消费者重新思考自己对汽车声音的认知。
主动声音设计(ASD)是一种用于改变或增强汽车内外部声音的声学技术概念。
主动声音设计的概念依赖于先进的噪音控制技术,旨在提高驾驶体验及提高行车安全性。传统的燃油车发动机发出独特且具识别性的声音,这种声音建立了汽车品牌的听觉记忆。随着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技术进步,这些车型普遍缺乏这样的引擎声音,取而代之的是高频的运行噪音,可能让人感到不悦,甚至对行人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越来越多的环保法规和燃油经济性需求,传统发动机的噪音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干扰。电动车的安静运行虽然增强了驾驶的舒适感,但却也让许多车主怀念旧式汽车的发动机声响。这使得求助于ASD来改善驾乘体验变得愈发重要。
消费者为此对更为悦耳的内部声音以及能够作为品牌识别的声音表现产生需求。
ASD技术通过改变发动机工作时的声音特性,使用了各种技术,包括主动噪音控制(ANC)和引擎声音增强(ESE)。这些技术的共同目的是让驾驶者能够感觉到汽车的动力和性能,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体验。
例如,ANC技术使用车辆的音响硬体来消除不必要的噪音,而ESE技术则根据实时的发动机数据合成出一种更佳的声音,这些声音会通过车内的扬声器系统进行播放,创造出更为动感的驾驶氛围。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ASD的出现似乎不太引人注意,但在社交媒体上却流传着许多将主动声音设计禁用的教程,尤其是关于BMW车型。这表明,在某些消费者中,合成引擎声音被看作是一种骗局,导致制造商面临品牌忠诚度的挑战。
传统燃油车提供的声音反馈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了品牌的身份,而电动车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缺乏明显的发动机声音,让消费者不知这辆车的动力状态以及速度,因此制造商需要通过ASD来创造品牌音效,让电动车的声音不再单调。
品牌声音的设计包括一套结构化的声音标识,能随着加速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ASD在多家汽车制造商中被运用,BMW、Kia、Porsche等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设计。例如,BMW的M5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增强内部声音,驾驶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来改变声音的强度。同时,Kia Stinger也提供多种驾驶模式来应对消费者的喜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也促使制造商在不断探索更具个性化及品牌特色的声音设计方式,以提升整体的驾驶体验。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演进,加上环保趋势的推进,汽车的声音设计愈发重要。主动声音设计同样影响着驾驶者对汽车的感知与情感连结。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还有多少新的声音技术会让我们重新认识驾驶的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