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这个如今全球知名的影院格式,与观众在大银幕上享受崭新视觉体验的期待交织着,其背后是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Robert Kerr和William C. Shaw四位创始人的执着和创新。 IMAX的诞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电影行业的革命,让无数电影爱好者能亲历其境,身临其境。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些创始人实现这项伟大构想的呢?
起初,这些创始人的合作始于1967年,他们成立了多屏幕公司(Multiscreen Corporation, Ltd.),其信念是透过多个屏幕以获取震撼的视觉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意识到,这种方法虽然引人注意,但无法实现真正的影院体验。因此,他们决定将重心转移向创造一个大型、质量更高的单一影像,最终改名为IMAX(即「最大影像」)。「一个大型图像比多个小图像来得更具震撼力。」
IMAX的创新不仅在于其名称,还包括全新的拍摄和放映技术。这些创始人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滚动回圈」录影技术,这 Allowed IMAX使用了更大的胶卷格式,从而提高影像的解析度。这一技术使得影像清晰度达到传统35mm影片的三倍之多,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浸入感。
1970年,IMAX的首部电影《Tiger Child》于日本大阪的世博会上首映,这次展示不仅成功地吸引了目光,还为IMAX打响名号。随后,第一个永久性IMAX影院在多伦多奥宝剧院成立,并在1971年正式放映,
这种新型放映技术迅速受到观众欢迎,成为人们心中「大银幕」的代名词。「我们的名字代表着关于影像极限的追求。」
2000年代初,IMAX再次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转型,将焦点转向数位放映。随着数位IMAX系统的引入,IMAX能够迅速扩大其市场范围,从299个萤幕增长至超过1,000个,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熟悉的影院中体验IMAX的魅力。这一变革却伴随着一定的质量下降,而消费者也开始对这个标签的真实意义产生了疑问,
这引导观众对「LieMAX」的出现表示不满,不少人对IMAX的品质产生了怀疑。「IMAX的名号,静静地承受着质量和价值的压力。」
随着科技进步,IMAX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新型的摄影技术和投影系统也在持续推出。即使面对数位化浪潮带来的挑战,IMAX仍保持着逐步革新的决心,为未来的电影呈现开创新章。最新技术如IMAX雷射系统正在应用于各类型的观影设施中,试图提供更高品质的观影体验。
这些创始人无疑改变了电影的历史,从他们的创造中,我们得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影像艺术的魅力。好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IMAX又会如何进一步革新,为我们带来无限可能的观影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