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巴西总统选举中,总统卢拉·达希尔瓦的竞选口号「Faz o L」迅速成为一种强而有力的动员工具。这个短语不仅在卢拉支持者中广泛流传,甚至成为了他竞选过程中标志性的手势之一,象征着他对前执政党的批评。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这个口号的意义和用法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转变,特别是在支持前总统哈伊尔·博尔索纳罗的阵营中。
支持卢拉的群体将「Faz o L」作为一种自豪感的象征,努力赞美其政府的治理成果,并强调与博尔索纳罗政府的鲜明对比。根据相关报导,随着他们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高频率使用,这个短语很快成为了数字通讯中的流行迷因。
「假如有人说『现在做L』,我会继续做L,因为对我下手的人并没有做L。」
然而,博尔索纳罗的支持者将「Faz o L」这一口号以讽刺的方式重新包装,用以批评卢拉政府所提的各种政策。不少虚假信息和 memes 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这些内容经常曲解政府所宣布的政策意图,指责卢拉政府对于税收增加、社会福祉减少及劳动法变更的责任。
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图片显示,某加油站的海报声称油价上涨是因为卢拉政府的税收,实际上这张图片属于2015年。
这些虚假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成功吸引了大批网友的注意。例如,某一条推文转发的那张图片便累积了超过五十六万的浏览次数。
在这场语言的对抗中,「Faz o L」不仅成了支持者的标语,也成为了一种攻击的武器,反映了巴西当前政治舞台上日益加深的分裂。这种语言的使用让支持两位领导人的群体之间的矛盾更加显著。例如,某位曾与卢拉并肩作战的商人公开表态支持卢拉,但对于所谓的「做L」却嗤之以鼻。
「他们叫我做L,但我不会做L,我要的是去掉B(即博尔索纳罗的代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Faz o L」的使用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认为这是他们为了维护民主而进行的抵抗,而反对者则指责这是散播仇恨和不实信息的一种方式。根据一些媒体研究专家的分析,这个口号不仅限于正面事件的赞美,同时也是一个强调对立的符号,将不同的社会群体再次区分开来。
「Faz o L」这一口号的进化显示了网路文化在政治中的深远影响。从最初的号召到现在的政治武器,「Faz o L」让我们看到了言语如何被操控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在这场资讯战中,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的社交媒体运用,究竟在重塑我们的政治生态还是加深了彼此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