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又称脂肪胞或脂细胞,主要组成人体的脂肪组织,专门负责以脂肪形式储存能量。这些细胞源自间充质干细胞,透过脂肪生成的过程转变而来。研究显示,脂肪前驱细胞在培养中也能形成骨母细胞、肌母细胞及其他细胞类型。人体的脂肪组织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这两者对于能量储存和热量产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白色脂肪细胞拥有一个大的脂肪滴,并且以单室的形式存在,而棕色脂肪细胞则是多室的,有助于产热。
白色脂肪细胞的特征在于它们拥有一个巨大的脂肪滴,周围有一层细胞质,因此被称为单室脂肪细胞。这些细胞的细胞核扁平并被推向边缘。白色脂肪细胞的直径通常为0.1微米,随着储存脂肪的变化,大小也会有所不同。脂肪以半液态形式储存,主要成分包括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酯。
白色脂肪细胞不仅是能量储存的场所,还会分泌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称为脂肪因子(adipokines),如抵抗素、脂联素、瘦蛋白与阿培林等。成人一般拥有大约三百亿个脂肪细胞,总重量约为30磅或13.5公斤。
在青少年期间,如果体重过重,脂肪细胞的数量可能会增加,直到约二十四岁时会达到高峰。
棕色脂肪细胞的形状呈多面体,与白色脂肪细胞不同,棕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多个脂肪滴,并拥有大量的线粒体,使其呈现褐色。棕色脂肪被称为「婴儿脂肪」,主要作用是产生热量以调节体温。当人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下时,棕色脂肪细胞的活性将会增加,以产生热能来保暖。
骨髓脂肪细胞结构上类似于白色脂肪细胞,但其生理功能及对骨骼健康的影响仍不甚明了。在低骨密度的情况下,骨髓脂肪组织会扩张,且在肥胖的情况下也会相应增加。研究发现,运动对骨髓脂肪组织的影响与白色脂肪组织相似,皆可使脂肪细胞的大小及骨髓脂肪的体积减少。
前脂肪细胞是未分化的纤维母细胞,随着刺激可以变成脂肪细胞。虽然研究已揭示前脂肪细胞命运决定的潜在分子机制,但脂肪细胞的确切谱系仍未明确。身体脂肪分布的变化受营养和激素状态的影响,以及每种脂肪库中细胞的内在差异。
成熟脂肪细胞的前身被称为脂母细胞,其肿瘤称为脂母瘤。
在某些小鼠研究中,因施行禁食而造成脂肪细胞数量的减少,另外在低温环境中也观察到相关变化。当身体的脂肪细胞达到储存脂肪的极限时,可能会通过复制以储存更多的脂肪。在过量摄取食物的背景下,成年大鼠其脂肪细胞数量和大小皆会增加。
肥胖的特征在于脂肪组织的扩张,主要通过脂肪细胞的尺寸增加(肥大)和细胞增生(增生)来实现。这一过程导致代谢调节因子的增多,最终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可以从雄激素合成雌激素,这解释了过轻或过重对不孕的风险。此外,脂肪细胞还负责产生瘦素,这是一种在食欲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荷尔蒙。
可见,不同类型的脂肪细胞在体内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体重,还影响着整体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的脂肪细胞活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