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化蜜蜂(Africanized honey bee,简称AHB),有时被称为「杀手蜜蜂」,这种蜂群的迅猛扩散逐渐引起关注。这种蜜蜂源于1960年代由东非低地蜜蜂(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与各种欧洲蜜蜂亚种的杂交,从巴西起步,后来传入北美。 Hives在巴西的逃逸标志着这一物种的开始,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经历了快速的地理扩散,几乎不需要人为的协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能够如此迅速占领新的领域?
非洲化蜜蜂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当时生物学家Warwick E. Kerr引入东非低地蜜蜂到巴西,希望改良蜜蜂的产蜜能力。不幸的是,在1957年,26个群体逃出了隔离,开始了它们的扩散之旅。
「非洲化蜜蜂在美洲的迅速扩散,堪称生态入侵的经典案例。」
这些蜜蜂首先在南美洲扩散,然后在1985年穿越中美洲进入北美,迅速巩固了它们的栖息地。根据报导,这些蜜蜂的防御性更强,醒目速度也更快,要比欧洲同类蜜蜂激烈得多,这种特性使得它们更加具威胁性。
非洲化蜜蜂的防御性行为极为明显,它们在感知威胁后会进行大规模的集合攻击,甚至会追击人类一段距离。
「在野外,非洲化蜜蜂的繁殖速度更快,养活的幼蜂数也更为可观。」
这让它们在食物供应不足的时候能更好地应对,更加灵活与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蜜蜂与欧洲蜜蜂相比,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与繁衍,显示出高度的适应性。
截至2002年,非洲化蜜蜂的分布范围从巴西延伸至北阿根廷及中美洲,以及美国的多个州,包括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近期,它们在美国南部的出现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非洲化蜜蜂的扩张速度在热带地区可以高达每日两公里。」
这使得传统欧洲蜜蜂的生存及养殖受到威胁,导致养蜂业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
非洲化蜜蜂的入侵不仅影响生态平衡,也改变了商业养蜂的模式。许多养蜂者转而与这种新型蜜蜂合作,因为它们的产蜜量可以达到欧洲蜜蜂的几倍,但这也意味着传统蜂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危机。
「随着非洲化蜜蜂的扩散,许多地区的养蜂业正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特别是在中南美洲,这种竞争将改变整个养蜂产业的面貌,让传统的蜜蜂养殖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非洲化蜜蜂的日渐扩散,科学家和农业部门都在积极研究以期找到有效的控制策略。然而,这一系列的研究是否能够解决这一全球性挑战仍不明朗。
面对不断扩散的非洲化蜜蜂,人类如何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来维持生态平衡与经济利益,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面对这种生物入侵,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能够与这样的生物达成共存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