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伦格河,这条横跨蒙古和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拥有近千公里的长度,在流入贝加尔湖之前,携带着不可估量的水量。然而,这条河流也以其周期性洪水著称。随着气候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增长,塞伦格河每年都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为当地社区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究竟为何这条钦佩的河流会每年都处于如此不断变幻的状态?
据统计,1730年至1900年间,塞伦格河共发生过二十六次洪水,其中三次为“灾难性”洪水,分别发生在1830年、1869年及1897年。
塞伦格河流域的洪水可以归类为“普通”、“大型”和“灾难性”。 “普通”洪水仅带来轻微损害,而“大型”洪水则导致农田灾害与居住地淹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潮水汹涌的“灾难性”洪水,会摧毁整个村庄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样的洪水每百年大约会发生3至4次,其造成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当地生态系统。
1830年8月1日的洪水几乎完全淹没了洪泛区与塞伦格河的岛屿,导致城市运作受到严重影响,许多房屋与农田在水灾后长时间无法使用。
气候变迁、城市化及人为活动皆影响着塞伦格河的水质与其生态。随着在河流沿岸的农业与采矿活动增多,水质出现恶化的趋势,从而促成了更频繁与更严重的洪水事件。这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计,也威胁了包括西伯利亚贝加尔鲟在内的许多濒危物种。
塞伦格河的水质在1990年代以来逐步恶化,这主要归因于快速的工业化及城市发展。水中重金属的含量逐年增加,其中包括锌、砷及铅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进一步损害了当地的水生生态系统,影响了鱼类及鸟类的繁殖及生存。
在对该地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过程中,无论是提案中的修仁水电站,还是国内的各种建设项目,都应遵循生态保护的规则,以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进一步伤害。只有重视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减少洪水的影响并保护塞伦格河的未来。
“整个塞伦格河流域的生态健康不仅关乎当地物种的生存,更与整个流域内外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塞伦格河的原始风貌,曾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之地。然而,今日的环境挑战是否会将这一切湮没?未来,大家又将如何与这条伟大的河流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