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约有10%的人口受到喉咙酸逆流(LPR)或喉咙酸逆流病(LPRD)的困扰。这个状况导致胃内容物的逆流进入喉部、咽部甚至鼻咽部,引发各种呼吸及喉部症状。据报导,在声音障碍患者当中,LPR的发生率甚至可高达50%。这篇文章将探讨LPR是什么,如何影响生活,以及为何它引起了如此广泛的注意。
喉咙酸逆流会导致上呼吸道接触到胃内容物,从而引起多种症状,包括声音沙哑、鼻后滴流、喉咙痛和吞咽困难。
一些LPR患者会感到胃灼热,但也有很多人几乎没有此症状。这是因为逆流的胃内容物在食道内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未能造成明显的刺激。对于LPR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因为胃内容物在口腔内的短暂存在而导致牙齿珐琅质的磨损。
LPR常被视为胃食道逆流病(GERD)的亚型,因为它也涉及到胃内容物逆流的情况,但症状却有显著的不同。心灼热在超过80%的GERD病例中出现,而在只有约20%的LPR病例中出现。相对地,干咳在87%的LPR病例中较常见,却在少于5%的GERD病例中见到。
喉咙酸逆流的病理机制可能部分源自喉部与食道的细胞结构差异,这使得喉部的细胞比食道更容易受到损伤。
由于LPR的症状并不特异,容易与多种其他疾病混淆,使得正确诊断变得困难。此外,与其他疾病症状的重叠也使得LPR常常被低估和低效治疗。医生通常依赖喉镜检查发现结构变化及呼吸道的炎症状况来确定诊断,但这些也不具特异性。
测量咽喉的酸暴露情况被认为更为有效,可以帮助病人了解逆流是否真正造成症状。一些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如胃中产生的酶胃蛋白酶,也是LPR研究的焦点之一。这种酶在恢复的环境下仍保持活性,因此会对喉部造成持续伤害。
治疗LPR的策略通常包括行为及饮食改变。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咖啡、酸性食物和含气饮料,以及改变生活方式,譬如减肥和戒烟,都是常见的建议。
药物治疗方面,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主要的药物选择,对大多数成人患有LPR的效果尚不明确,许多研究显示PPIs对LPR的治疗效果不如安慰剂。
慢性喉咙酸逆流的患者,尤其是吸烟者,更需要注意癌症的风险。近期的研究显示,胆汁逆流可能是喉部癌症风险的另一个因素,胆酸可能会增加对喉部的DNA损伤,这使得LPR的持续存在不容忽视。
虽然喉咙酸逆流被认知的时间较短,但随着相关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也在随之改善。但即使这一小部分的患者群体正在获得更多的关注,LPR的诊断和治疗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和临床实践。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时,我们究竟还需要多少研究和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