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燃煤与石油的使用情形无可避免地引发了气候变迁的重大担忧。这些传统能源作为全球能源混合的主要成分,不仅对环境造成伤害,还对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燃煤和石油的使用是我们面对气候危机的主要根源,而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能源的根本出发。」
根据最新的数据,全球的能源需求中,约80%来自于化石燃料,其中石油占33.6%、煤炭占27.2%、天然气占23.9%。这样的数据凸显了化石燃料在当前能源架构中的支配地位,也进一步说明了为何燃煤和石油成为气候变迁主要元凶的原因。
在2020年,尽管全球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呈现暂时的减少,但随着疫情的结束,能源消耗的再次上升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碳排放。其中,燃煤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碳排放的44%,而石油的使用则占据了全球碳排放的三分之一。
「煤炭作为一个高碳密度的燃料,其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迁,各国开始积极寻求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方案。例如,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正加紧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同时,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生物质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计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情景(SDS)可以显著减少全球能耗,并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然而,这需要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大幅增加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
「为了应对气候变迁,我们必须实现一个根本性的能源转型,而可持续能源必须成为未来的主流。」
在能源供应的经济层面上,面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许多国家面临风险。对于德国而言,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引发了对能源安全的重大担忧。近年来,德国计划透过调整进口来源来减少对俄国天然气的依赖,这样的策略也反映了在全球能源混合中,如何更安全、合理地配置能源来源。
例如,随着俄乌冲突的升级,德国经济部长提及,有意将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占比从55%降至30%。这一变化不仅是短期内的调整,也是长期能源政策的一部分。
「多元化的能源供应能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这是提升能源安全与可持续性的关键。」
在讨论全球的能源未来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其不可持续性。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转型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挑战。未来,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如何解决依赖传统能源的问题将成为全球各国能源政策的考量焦点。因此,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繁荣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