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名曲《La Vie en rose》的不为人知历史:你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

《La Vie en rose》是法国女歌手艾迪·皮雅芙(Édith Piaf)的招牌歌曲,该曲于1945年创作,1946年开始普及,并于1947年发行单曲。这首歌在1950年于美国大获成功,有七个版本进入了Billboard排行榜。这些录音由多位艺术家完成,包括东尼·马丁、保罗·韦斯顿、宾·克罗斯比、拉尔夫·弗兰根、维克多·杨、迪恩·马丁和路易·阿姆斯壮。 1977年,格雷斯·琼斯的一个版本也成为了国际热门曲目。

这首歌的标题可以翻译为“生命在美好的色彩中”、“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生活”或“生活如玫瑰色”;其字面意义为“粉红色的生活”。

背景与发布

歌曲的歌词由艾迪·皮雅芙撰写,音乐则是由刘意圭(Louiguy)创作,并注册于法国的音乐版权机构SACEM。有人认为是罗伯特·肖维尼(Robert Chauvigny)补全了这段音乐。当皮雅芙建议玛格丽特·莫诺特(Marguerite Monnot)演唱这首歌时,她却拒绝了这个提议,称其为“愚蠢”。最终接受合作的则是刘意圭。

这首歌首次以实况广播的形式播出,此后才录音。皮雅芙曾经将这首歌提供给玛丽安·米歇尔(Marianne Michel),她稍微修改了歌词,将“les choses”(事物)改成了“la vie”(生活)。在1943年,皮雅芙曾在一个名为“《La Vie en Rose》”的夜总会/妓院中演出。起初,皮雅芙的同行和创作团队认为这首歌不会成功,认为它较其他曲目更弱。听从他们的建议后,皮雅芙将这首歌搁置了一年,随后才改变主意。

1946年,这首歌首次在音乐会上表演,并迅速成为观众的最爱。

《La Vie en rose》是让皮雅芙声名远播的歌曲,歌词表达了寻找真爱的喜悦,并为那些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艰辛的人们带来共鸣。在1947年,这首歌由哥伦比亚唱片发行,成为了当年意大利最畅销的单曲,也是在1949年巴西第九大畅销单曲。皮雅芙在1948年电影《九个男孩,一颗心》中演唱了这首歌。

歌曲的持久影响

《La Vie en rose》成为皮雅芙的标志性歌曲,与“Milord”和“Non, Je Ne Regrette Rien”并列为她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受这首歌成功的启发,皮雅芙在职业生涯中又创作了八十多首歌曲。英语歌词由麦克·戴维(Mack David)创作,该曲在1950年于美国录制了多个版本。登上排行榜的录音包括东尼·马丁(No. 9)、保罗·韦斯顿(No. 12)、宾·克罗斯比(No. 13)、艾迪·皮雅芙(No. 23) 、拉尔夫·弗兰根(No. 27)和维克多·杨(No. 27)。路易·阿姆斯壮于1950年6月26日在纽约市录制了《C'est si bon》和《La Vie en rose》,并在Billboard排行榜上达到第28位。

在1998年,这首歌获得了格莱美名人堂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歌曲的影响力和流行度未曾减退,反而随着不同的版本不断增强,吸引了新一代的听众。

格雷斯·琼斯的版本

格雷斯·琼斯于1977年为她的首张录音室专辑《Portfolio》翻唱了《La Vie en rose》,这是她专辑中的第三首也是最后一首单曲,同时也是她签约岛唱片后首发的单曲。琼斯对这首标志性歌曲的波萨诺瓦风格的全新诠释,让它成为她的第一个国际热门单曲,也成为她演出曲目中的重要一部分。这首歌后来在1981年的《A One Man Show》中演出,并于1985年作为双A面单曲与《Pull Up to the Bumper》再度发行,最终在英国排行榜上达到第12位。

琼斯对这首歌的诠释使其在法国和意大利获得了金奖认证,她曾说:“这首歌对我来说很特别。每次唱它我都会流泪,因为我曾有过几位法国情人。”

路易·阿姆斯壮的英语翻唱版本在2008年迪士尼/皮克斯电影《WALL-E》中出现。艾迪·皮雅芙的原版也在2014年游戏《BioShock Infinite: Burial at Sea: Episode 2》中被使用,并由角色之一演唱。格雷斯·琼斯的版本更是成为了罗伯特·奥特曼1994年电影《Prêt-à-Porter》的结尾曲。

随着这首曲子穿越了数代,对音乐的影响依然不减,这是否让你开始重新思考你对这首经典歌曲的认识呢?

Trending Knowledge

nan
在现代企业与生产的环境中,排程问题无疑是挑战重重的任务。尤其是当面对多个工作及其相互依赖关系时,制定有效的排程计画成为了必然的需求。根据Lawler的演算法,不同的作业有不同的截止日期和前置条件,对于解决这些排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演算法,并分析为何选择截止日期最晚的工作在排程中是如此关键。 <blockquote> 排程不仅仅是安排工作,它涉及到时间管理、资源分配及优先顺序
艾迪特·皮雅芙如何逆转困境,把《La Vie en rose》变成全球经典?
在20世纪的一个动荡时期,法国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的音乐犹如绚烂烟花,在黑暗中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1945年,她写下了人生的重大诗篇《La Vie en rose》,这首歌不仅仅是她签名的乐曲,更是她生命中喜悦的化身。在历史的洪流中,这首歌成功逆转了她的命运,使其成为全球经典。 <blockquote> 有时候,音乐的力量足以治愈心灵的创伤。 </blockquote> 艾迪特·皮
1950年,哪六位歌手竞争《La Vie en rose》的美国排行榜?
《La Vie en rose》是一首由法国歌手艾迪丝·皮雅芙(Édith Piaf)创作的经典歌曲,首度在1945年面世,并在1946年迅速走红。然而,这首歌在1950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美国的音乐榜单上出现了七个不同版本的竞争,其中有六位歌手的版本登上了《Billboard》排行榜。 <blockquote> 这首歌的名称意为「粉色的人生」,其旋律和歌

Responses